山东泰安市实施“62116”科技扶贫行动
泰安市整合资源实施“62116”科技助推脱贫专项行动,推动科技与扶贫深度融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科技支撑。“62116”科技助推脱贫专项行动,即组建1个以驻泰高校院所为主、市直涉农单位为辅60余人的专家服务团;选派一支以市直及县市区涉农单位为主、驻泰高校院所为辅200人的科技指导员队伍;建立1个科技指导员与“第一书记”帮扶协调互动机制;完善1个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引导60个农业科技园区、涉农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帮扶,用科学技术这把“金钥匙”打开脱贫致富之门,助力贫困群众奔康致富。
一是整合资源,配强力量。制定《泰安市科技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管理办法》和《泰安市精准扶贫科技指导员管理办法》,组建了65人科技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由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宪省教授任团长,下设作物、林果、畜牧、蔬菜、水产、综合等5个服务组,主要为科技指导员和“第一书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按照“一人多村”、“一团多村”等形式和就近、便利、对口的原则,选派了首批58名科技指导员到119个贫困村开展技术帮扶,计划到2016年底覆盖所有省级贫困村,2017年上半年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同时,引导60个农业科技园区、涉农企业与周边贫困村结对帮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带动5个贫困村、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带动2个贫困村、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带动1个贫困村、承担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涉农企业带动1个贫困村,通过提供优良品种、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订单生产等方式,辐射带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二是创新机制,组团帮扶。建立科技指导员与第一书记帮扶协调互动机制,对贫困村实行第一书记、科技指导员“双包”,明确科技指导员为第一书记工作组成员,协助第一书记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摸清帮扶村自然状况、特色产业、致富路径和技术需求等,制定产业科技发展计划、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技术难题,帮助指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真正让贫困群众走上产业脱贫、精准脱贫致富之路。
三是搭建载体,主动对接。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在条件适宜的贫困村建立基层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站,推进科技信息进村入户,运用“互联网+”手段,建设泰安市科技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开发APP软件,为贫困村提供农产品销售、在线技术答疑、致富信息推介等特色服务,并根据农民需求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通过科技下乡、巡回指导等,上门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充分利用“泰山农科”广播平台,每周邀请农业专家走进直播间,在线解答农户亟需解决的问题。
四是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围绕贫困村产业发展特点,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农业良种和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等系列工程,在各县市区确定5个贫困村,推广果树修剪、蔬菜高效种植、林下经济、畜牧生态养殖等富民技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等,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扶贫示范样板,以典型示范带动实用技术推广,以实用技术致富一方百姓,通过科技帮扶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插上腾飞翅膀。到目前,泰安市逐步探索实施了技术带项目扶贫、技术带产业扶贫、技术带品牌扶贫、技术带智力扶贫等多种科技精准扶贫的模式和路径。
五是严格管理、强化保障。建立市直有关部门和驻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深入探索“接地气”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及时协调推进科技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实施科技系统扶贫包保制,市科技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包保1个县(市、区),各县(市、区)科技局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包保工作方案,各乡镇设立科技扶贫联络员,逐级明确细化工作任务,形成市包县、县包乡、乡包贫困村的逐级包保工作机制。整合科技资金向贫困村倾斜,从今年开始,将市科技特派员、良种工程、农业信息化及攻关计划等涉农资金捆绑使用,专门用于科技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和科技指导员所需工作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每位科技指导员每月保障活动经费500元,用于开展现场培训、咨询服务等。同时,严格督导考核,实行科技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和年终述职制度,考核结果作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在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科技成果评审转化等方面,优先推荐支持;对工作不实、帮扶不力的及时予以替换,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来源:山东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