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要搞但不能“单兵突进”

13.03.2016  06:10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12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顶层设计下的一个重大任务。注册制是要搞的,至于怎么搞,要好好研究。注册制是不可以单兵突进的。

    刘士余表示,我们得认真全面地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决定》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等等。刘士余专门将文件中的“逗号”着重念出,并表示:“为什么在这儿跟大家讲要注重三中全会文件当中的逗号,就说明这几项改革不是孤立的、独立的,甚至割裂的选项,逗号与逗号之间的这些内容是相互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把多层次资本市场搞好了,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同时,注册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当完善的法制环境。去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特别专项授权,自3月1日起实施。我理解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的这项授权,标志着政府可以启动注册制改革与现行行政审批制、核准制之间制度转换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没有人大的专门授权是不可以启动这些配套制度研究的。因为在那个时点,甚至在现在,中国证监会履职的法律依据就是《证券法》。这些技术准备工作,也就是说配套的规章制度,研究论证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凝聚合力,配套的改革需要相当的过程、相当长的时间。注册制是不可以单兵突进的。

    刘士余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创造条件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创造条件总得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各方面要充分沟通,凝聚共识。证监会要集思广益。他强调,无论是核准制还是注册制,都必须实时秉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真诚理念,对发行人披露内容进行严格的真实性审查,这一点即使将来实行注册制了,不但不能放松,而且必须加强。

    □据新华社电

    未来几年不推熔断机制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说,熔断机制运行结果与初衷背离,未来资本市场改革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未来几年我国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具备推出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刘士余说,当初研究论证并实施熔断机制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股市巨幅波动,为了更好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论证过程中,沪深两个交易所及有关机构也征求了意见,征求意见的面比较广泛。但推出后,熔断机制客观上造成了助跌的结果,运行结果与这项制度的初衷背离了。证监会立刻叫停了这一机制。

    刘士余说,今后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但每一项改革必须牢牢立足中国国情。

    “单从投资者结构来讲,我们是中小投资者占绝对主体的,这一点世界上并不多见。”刘士余说,未来几年,可以预见我们的市场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不具备推出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未来较长时间内中证金不会退出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说,去年股市异动中采取的措施防范了系统性风险,为修复市场、建设市场、发展市场赢得了时间,目前市场已进入修复状态,一些临时措施已经退出,但谈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的退出为时尚早。

    刘士余强调,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这一根本方向,不能动摇。同时,资本市场的灵魂在于竞争,竞争就必然有美丽与残酷两种结局,投资者必须以平常的心态面对这个现实。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今后,“当市场陷入连续且完全失灵的时候,仍然应该果断出手。

    刘士余说,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是一个重要原因,包括不完备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成熟的交易者、不适应的监管制度。对此,证监会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加快改革,转换职能,全面依法加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