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法院发布“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9方面30项具体举措

12.05.2021  09:45

   中国甘肃网5月11日讯 (本网记者  李红军)5月10日,甘肃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全省法院“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的9个重点项目和30项具体举措,提高办事效率、减轻群众诉累,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和堵点痛点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省法院聚焦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问题,深入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活动,精心研究制定了《全省法院“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工作方案》,从诉讼服务、申诉信访、执行攻坚、司法救助、营商环境、严惩犯罪、乡村振兴、司法公开、基层建设等工作入手,确定9个重点项目,推出30项司法便民利民具体措施。

  据悉,全省法院“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工作已全面启动,省法院将督促指导全省各级法院分解责任、细化措施,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项对账销号,层层压实责任,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开门搞整顿和为民办实事贯穿教育整顿始终,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彰显全省法院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附:全省法院“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重点项目和具体举措

   一、优质高效服务“便民诉”

  1.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实质化运行中国移动微法院等十大诉讼服务系统,实现网上缴费、网上保全、网上鉴定、网上送达等诉讼服务100%全流程在线办理。

  2.完善“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加强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一网解纷”功能,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的“菜单式”解纷服务。

  3.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畅通现场立案、网上立案等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实现全省法院跨域立案服务100%全覆盖。向社会公布立案监督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核查、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4.对涉农、涉弱势群体、因疫情涉困中小微企业开辟立案“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依法落实诉讼费用缓、减、免政策,第一时间传递司法温度。

  5.完善便利律师参与诉讼机制,推广应用律师服务平台,为律师履职提供“一码通”、在线立案、在线查询等35项精细化诉讼服务,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二、畅通信访渠道“解民忧”

  6.建立人民法院网上申诉信访平台,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在线完成申诉信访登记,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7.集中清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解开群众“心结”。

   三、持续执行攻坚“兑民利”

  8.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等涉民生案件为重点,优先兑付执行款,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打击和震慑力度,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9.建立“执行局领导每周接访日”工作机制,当面倾听诉求,找准案件症结,带头化解矛盾,解决突出问题。

   四、精准司法救助“纾民困”

  10.对因案致贫、因案致残、因案辍学等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应救尽救,优先评估、加快审批,让贫困家庭及时得到救助。

  11.对基层法院无法给予充分救助的重大刑事案件及重特大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等侵权案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必要时启动上下级法院联动救助机制,帮助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摆脱生活困境。

  12.对严重伤残、高龄老人等弱势救助群体上门调查核实、上门发放司法救助金、上门回访疏导,最大限度体现司法人文关怀。

   五、优化营商环境“助民企”

  13.完善人民法院定点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开展“诊疗式”助企服务,针对企业在涉及合同签订、融资借贷、劳动用工、产权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提供法律咨询、决策参考和风险提示,帮助企业构筑预防纠纷和防范风险机制。

  14.强化审判流程节点管理,严格控制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次数和间隔时间,依法适用简易程序,简案快审、繁案精审,让企业尽快从诉累中摆脱出来。

  15.推进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高效运行,实行破产案件分类管理,加快破产案件办理进度,对具有发展前景和挽救价值的危困企业,积极适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帮助快速复工复产。

  16.强化善意文明执行,尽可能适用“活封活扣”,依法纠正超标的、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努力做到“办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

   六、依法打击犯罪“保民安”

  17.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集中宣判一批网络犯罪案件,追缴返还一批涉案赃款,公开发布一批网络犯罪典型案例,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18.推动扫黑除恶常治长效,精准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传销、套路贷、黄赌毒、非法营运、欺行霸市等涉黑涉恶及“保护伞”案件,对涉案“黑财”全力查控追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19.依法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延伸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服务触角,依托基层人民法庭挂牌设立8个少年法庭,进一步畅通未成年人维权通道。

  20.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犯罪,在重点林区和牧区设立6个环境资源审判便民巡回服务点,方便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参加诉讼;在重点林区建立10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用司法手段保护绿水青山,为人民群众提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七、助力乡村振兴“惠民生”

  21.充分发挥省法院驻村帮扶干部作用,依托8个帮扶村设立省法院乡村便民法律服务点,普及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向村民提供“顾问式”法律咨询服务。

  22.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在群众家门口解决矛盾纠纷,连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23.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切实维护农民工群体合法利益。深入工地、厂矿、劳务市场,开展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专题调研和法治宣传服务,增强企业依法用工、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意识。

   八、深化以案释法“入民心”

  24.开展“千名法官进万家”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国家宪法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重要节点,以宣传《民法典》等法律为重点,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增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

  25.坚持司法公开,举办“百场新闻发布会”,推行“万场庭审直播”,公开“十万份裁判文书”,让人民群众感受阳光司法,看见公平正义。

  26.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各界走进法院,“零距离”感受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九、坚持强基导向“解难题”

  27.优化中基层法院编制调整使用工作流程,推行网上审批,使用电子签章,提高办事效率,让基层干警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8.完善法官入额遴选便捷机制,及时补充中基层法院审判执行力量,做到空缺员额随缺随补。

  29.关心关爱干警身心健康,各级法院每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举办一场健康讲座,慰问一批突发重病、因公负伤、生活困难干警,切实让干警在思想上减负、工作上降压、生活上解困。

  30.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资金保障,为50个基层人民法庭配置新能源取暖设备,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改善办公办案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