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工商全局化 全局工作法治化———我省工商系统全面推进法治工商建设记述
2015年,是全面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关键年,也是工商机关简政放权职能转变的关键年。这一年,我省工商机关积极落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深入开展“法治工商建设年”活动,不断创新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强化法治保障,以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契机,加快推进新常态下法治工商建设向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延伸拓展。
法治领局——统筹法治建设规划,保障职能转变
2015年伊始,省局就制定了《关于开展法治工商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开展“法治工商建设年”活动为总揽,按照“法治工商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的建设目标,努力构建完善的法治教育、严格的法治监督、完备的法治规范、高效的法治实施和有力的法治保障等五大体系,并明确将法治工商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要求各级工商机关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三年内完成法治工商体系评价的要求,全面开展法治工商建设示范单位评价工作。
同时,《实施意见》从干部培训、制度建设、规范行为、创新监管方式等四个方面,对省局当年需要完成的25项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重点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建设和配套措施进行了安排,明确了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完成时限。11月底,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法治稳局——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全省系统努力提高队伍依法行政能力,提升行政相对人法律素质。
省局机关带头作表率,坚持以“领导干部懂法理、执法人员熟法条”为目标,实施“一月一法一学”,邀请专家学者利用视频开展各类专题辅导讲座。先后组织《宪法》《行政诉讼法》等视频培训讲座9次;局党组先后5次传达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委托总局行政学院对全省系统法治机构工作人员组织高端培训班,邀请国务院法制办、总局法规司领导、北大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培训;组织省局机关法律考试和测试3次、600人。
全省系统实施分类、精细和渗透式法律培训。省局先后组织举办了行政许可、打击传销、执法骨干人员等集中培训班33期,网络培训班7期,共培训学员5499人次。与总局行政学院和省委党校、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培训班,形成了“省局培训与各级培训互补、传统培训与网络培训并行、集中培训与日常培训相融、订单培训与跟班培训结合”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力争把法律学习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使系统执法人员普遍具备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执法的能力。
2015年,全省工商系统重点围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利用法治手段,坚持制度先行,注重依法设计,在制度建设、行为规范、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省工商局先后梳理出权力和责任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图、自由裁量标准清单、“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信访投诉途径清单等5项清单。通过整合,清理出行政权力301项,清理公共服务事项11项;清理责任事项2103项,追责情形2636项。对公示的301项行政权力内部和外部流程图进行了编制,共编制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334项。对234项行政处罚的违法情节定量细化,设置为轻微、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等五档,梳理出716档自由裁量标准。结合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和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抽查,梳理出214项工商部门抽查事项清单。梳理业务领域涉及的信访法定途径,形成了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市场规范管理类、消费者投诉类等十大类共计66项清单。
去年6月1日,我省全面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实现了“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核发一照”,办证时间由原来的30个工作日减少到了5个工作日。全部落实国务院决定的134项前置改为后置的审批项目,全面完成了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各类收费项目的清理。截至2015年11月底全省共发出“一照一码”营业执照29609份。
法制建设,制度先行。《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甘肃省投资类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第116号政府令予以发布,于6月1日起施行。《市场主体抽查监督管理办法》于5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首个全面实行抽查制的省份。年底前完成了《甘肃省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暂行办法》的起草论证。同时,建成运行了以公示系统、年报系统、抽查系统等为主要功能的甘肃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了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促进各监管部门联动响应、联合惩戒,逐步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格局。这些制度的建立,为通过依法行政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打牢了坚实基础。
法治兴局——建立倒逼机制,完善执法监督方式
2015年,省工商局积极探索建立了三项监督倒逼机制,持续强化和完善执法监督方式。
一是运用信息化形成监督手段的倒逼机制。注重信息化与工商业务的融合,健全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行政处罚案件管理、12315申诉举报、广告监督管理等多个行政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的网上运行,从技术上形成信息化的监督“倒逼”机制。建立《网上信访举报投诉管理办法》。组织暗访组对14个市级、27个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及56个工商所(分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政风行风情况进行暗访。针对暗访中发现的155个问题,在全省系统进行了通报,并对相关市州工商局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问责。
二是运用政务公开形成社会监督的倒逼机制。对各项行政职权的内容、程序、依据、时限等予以公开。全面推行企业信用信息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示。在对企业违法行为公示的同时,也将自身的行政执法行为置于阳光下,形成社会监督“倒逼”机制。截至目前,全省已公示市场主体信息数据197万条,社会查询和访问点击量达2500多万人次,系统日均访问量达6.9万人次。与17个部门实现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税务重大案件、企业不良信贷记录、失信被执行人等信息的共享。截至11月底,各部门间已交换共享信息280.9万条,其中失信被执行人信息6214条、不良信贷信息3922条、行政许可信息78.3万条,对13415户企业的出资信息进行了随机抽查,已有1458户企业因公示信息不实被列入到经营异常名录。自2014年10月1日起全系统办结的4230件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已公示3575件,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示率达到84%。
三是强化上下级监督形成层级监督的倒逼机制。通过实施重大案件监督、行政复议和赔偿、案件评查、专项执法检查等制度和措施,实现了执法监督常态化。根据新的《工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设置了《执法监督通知书》《执法监督建议书》等监督形式,形成层级监督“倒逼”机制。省局先后与省高院建立了行政复议应诉与行政审判工作联系制度,与省检察院和省法制办建立了危害民生刑事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移送等制度,严格追究违法责任。全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件,应对行政诉讼3件。
2016年,省工商局将通过“七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和推进,努力提升全省系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通过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通过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商事制度改革、综合执法改革等工作的配套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把全省系统法治建设推上一个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