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每天收泔水,这不是任性而是别样的人生

05.12.2014  13:47

   作者:堂吉伟德

  27岁的江阴人查晓刚是江阴环卫系统一名既普通又特殊的工人。说普通,因为他就是一位处理泔水的一线环卫工人;说特殊,因为他可能是省内第一个每天收泔水的大学毕业生。查晓刚家在江阴有一家不小的企业,他是家里的独子,上班的交通工具是一辆价值60多万的宝马车。(12月4日《扬子晚报》)

  或许于外界来说,富家子当环卫工的选择注定是“我的内心你不懂”。不排除其间有“死也要死在体制里”的想法,但选择辛苦的环卫工并收泔水,这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一则环卫工的工资待遇并不高,社会地位也很低,而且又苦又累,工作环境相对恶劣;二则环卫工的成长和晋升空间小,职业虽然稳定却成天困于事务之中,并不是一种职业上的优选。

  从某种意义讲,对于开着宝马开车的富家子弟来说,当环卫工不是为了生计和生存,更多的是为了“好玩式”的体验。虽然其选择过于个性而无以复制,也不符合大众潮流而难以推广,但正是基于此,其行为才获得尊重与喝彩,一是其超越世俗的认知与偏见,更能抛弃身份的束缚而作出选择,可以说具有很大的勇气与挑战。压力与阻力既来源于社会的偏见,个人的顾虑和家庭的阻力,一般人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更逞论于其他。二是其尊重自己的坦然与从容,诠释了“人应当活出自己”这样最浅显也最难做到的常识。

  我们常说,做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喜欢。然而说话挺容易,做到却很难。很多人根本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他们的人生路径要么被家长所规划,要么被世俗所限制,最后连突破自己都很难。然而大学毕业生查晓却“不走寻常路”,以大学生的优越身份加家境的殷实,却选择了当环卫工收泔水这种看似简单,做好却极来容易的事,以达到“锻炼一下自己”的目的,这种对人生的负责和自我尊重的态度,已然成就了一个别样人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反思和效仿。

  人生的精彩、丰满、幸福与快乐,取决于“做真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很多时候,坚持其实是种胜利。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要按照自我设计的路走,会遇到很多的挑战与压力,但如果我们能够不放弃,那么就会越过这些障碍,获得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在这方面有很多真实的例子,比如据媒体报道,某个准大学生很喜欢医学专业,但其父母坚决不同意,他就采取了很多的方式进行沟通,并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最终还是获得了父母的理解。还有像当年的北大高材生陆步轩,没有当白领而干起了杀猪的行当,最终杀出了一片天地。

  这样的反弹琵琶者还有很多,他们不但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愿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比如有的大学生种地,有的养鸡,有的放弃大城市而愿意在落后地方支教,就是因为他们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并敢于去为之努力和尝试。时下,就业难和人才结构失衡同时并存,就在于人的选择面太窄而造成了严重的同质化。唯有坚持“在任何岗位只要努力”的初心不变,个人的人生才会精彩,而整个社会才会丰富多姿。(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