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 “四种形态”在甘肃的探索和实践

11.04.2016  10:15

  中国兰州网4月11日消息 “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大多数,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面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怎么干?怎么干好?这是各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重大挑战。

  去年以来,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紧紧抓住抓好“前、中、后”三个主要环节,积极探索实践“四种形态”,彰显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执政情怀。

   前端:拓宽渠道,问题“大起底”

  探索实践“四种形态”,前提是把问题找出来,关键是拓宽渠道,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信访举报工作是发现问题线索的“主渠道”。去年以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构建全覆盖、全方位、无死角的信访举报网络,及时发掘反映党员干部问题线索,跑好监督执纪问责“第一棒”。

  省级层面,去年,省纪委更新了“12388”电话举报系统,集中公布了省纪委、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纪委举报号码。开通了甘肃廉政网客户端举报直通车,实现“随手拍”举报。同时,严格规范信访举报管理程序,做到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全程留痕。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纪检监察业务范围的信访举报23079件次,同比增长7.9%。

  市州、县区层面,信访举报处理是“一把手”工程。按照省纪委要求,市县纪委书记必须全部阅看信访举报件。和省纪委同步,绝大部分市县纪委严格执行重要举报汇总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信访举报处理日趋规范,定向跟踪,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2015年,庆阳市、县(区)纪委受理的重要问题线索实现“零暂存”。

  巡视巡察,剑指问题。去年,省委8个巡视组先后开展3轮常规巡视、4轮专项巡视,对71个地方和单位进行了巡视,移送问题线索275件。至此,省委已完成对市州、县区、省属国有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巡视的全覆盖。

  不仅如此,省委延伸巡视链条,在14个市州和25个省直部门探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巡察工作启动以来,各市县及省直单位共组建巡察组119个,开展巡察46轮次,巡察基层单位500多个,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1362件。

  同时,全省各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深入干部群众,经常“打听张家长李家短”,注重从群众议论、日常督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中发现问题线索。平凉市纪委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2015年受理信访举报857件次,涉及党员领导408件次。去年,省纪委对3名因审核发现问题的建议人选取消了提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