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地变成盐碱地 治理遭遇资金不足——甘肃靖远土地盐碱化现状调查

12.01.2017  22:03

    新华社兰州1月12日电题:沃土地变成盐碱地 治理遭遇资金不足——甘肃靖远土地盐碱化现状调查

    新华社记者郭刚 程楠

    昔日土质肥沃的土地如今变成白茫茫的盐碱地,在阳光的照射下晃得人睁不开眼。在它的周围则是废弃的村庄、倒塌的房屋、枯死的树木。眼前的这片萧瑟景象让人很难想到它曾有过的生机与美丽。

    这里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乌兰镇的河靖平村——曾经黄河岸边一处水草丰美、宁静富饶的村庄。“我们这里以前非常美丽,整个村子都是几百年的果树。”河靖平村原村民李德银说,原来果树在春季开花的时候,前来旅游的人还很多。“现在啥都没有了。

    地处甘肃中东部的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其中黄河集水面积4923.1平方公里。

    “在水一方”的河靖平村像靖远县其他“黄灌区”一样“成于水亦败于水”。近些年来,依托境内流程154公里的黄河水,当地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和灌溉农业,但由于受区域性地形和黄河阶地地质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特别是水利工程排水条件的影响,靖远县沿黄灌区以及高扬程灌区耕地次生盐碱化大面积发生。

    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王金平介绍,目前,靖远县水利工程以8条自流渠道、38处千亩以上提灌工程、386处千亩以下提灌工程为主要设施。当地现已发展水浇地56万亩,其中盐碱化耕地18.5万亩,占水浇地33%,并且随着灌溉农业面积逐年扩大,土地盐碱化问题有增无减,毁坏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土地盐碱化造成乌兰镇河靖平村、永新乡旱沟村等重盐碱区‘碱进’人退,1000多户村民全部被迫弃耕、弃宅搬迁,村庄也因此变成荒无人烟的‘鬼城’。”王金平说。

    靖远县盐碱区水地原来大多是黄河自流保灌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当地农民群众实现稳产高产、脱贫致富的当家田。盐碱危害后,粮食等农作物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绝收。据统计,靖远每年因土壤盐碱化造成粮食减产达750万公斤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生产,减少了农民收入,因“”返贫现象较为突出。

    针对日益严重的土地盐碱化问题,近几年来,当地政府陆续在刘川、东湾等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的乡镇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一系列农业科技项目,通过疏通碱沟,洗盐排碱;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化学改良,降低土壤盐碱危害等治理方式,减轻了耕地盐碱化程度。

    目前靖远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已累计投入资金5380万元,治理盐碱地5.38万亩,全县盐碱地改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排碱洗盐,改良土壤,化荒芜为生机。在靖远县东湾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记者看到,在原来荒芜的盐碱地上,成千上万座日光温室连成一片,蔚为壮观。温室内各种瓜果蔬菜长势良好,业已成为当地众多农民不可或缺的“致富利器”。

    “园区目前辐射东湾镇的三合、大坝、杨柳和观音等4个村。其中仅大坝村就已经发展到6000多亩2000多座日光温室,户均2.5个棚,年纯收入约10万元。”园区负责人赵树春介绍,“在家门口就能致富,现在农民都不到外面去打工了。

    多年来,靖远县在改造土地盐碱化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甘肃省连片特困县的靖远县,由于自身条件所限,盐碱地改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从调查情况看,全县盐碱耕地改造每亩投资一般都在500元至1000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投资大致在每亩200元至250元之间。在盐碱耕地改造中,修渠、打深井、排碱沟清淤、滴灌设施配套、土壤调理剂使用等措施投资较大,农民难以承担,目前只能依靠国家投资,使得改造规模难以扩大,改造效果仅仅局限于各示范点。

    “盐碱地改造工程是一项关系农业发展大局和经济建设长远目标的基础性工程,不仅利在当代,而且功泽后世,需要进行长期投资。”王金平建议,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盐碱地改造,可采用以劳代资、财政补贴、适当奖励等方式,引导和调动农民投资盐碱地改造的积极性。

    “针对我们土地开发与占用逐年增多的现状,国家可考虑从每年的土地占用费和土地出让费中拿出相当的比例,用于盐碱地的培肥与整治,尽可能做到征补结合、养用结合。”王金平说。(完)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