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治沙“甘肃模式” 每天可铺设草方格48亩

10.06.2015  16:43

甘肃沙漠化分布图

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其因在宁夏的沙坡头,因此也有人称是“沙坡头治沙模式”,沙坡头因治沙成就卓越、经验丰富被世界治沙同行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沙漠化治理始终是困扰区域或土地治理的一个问题,在治沙领域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通过人工铺设草方格或是铺设玉米秸秆已经悄然成为了治理沙漠防风固沙最好的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原材料消耗大,但是对于固沙来说却是最有效的。然而,相对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土地沙漠化的速度来说,沙漠治理中的人工作业,却是杯水车薪,最终治理的现状是“局部治理,总体恶化”,沙漠化的速度远大于治沙固沙的速度。

6月3日,邓宝珊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常委、原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邓成城一行走进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参观考察,一种新型的关于治沙模式的方法吸引了他的注意,虽然只有短短一下午的参观时间,对他来说,却对防风固沙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甚至被“洗脑。

立体固沙车 治沙领域新“兵器

一进入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车间,在车间右侧最显眼的位置一辆立体固沙车吸引了他的注意,这辆车是由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属大型全液压沙漠环境下试用的机械产品,它主要是通过机械形成草方格固沙,每天可铺设草方格48亩。

所谓立体固沙车是将铺设所需要的麦草放在草料箱内,通过横向输草机构和纵向输草机构的运转,将麦草分别运送到工作位置,然后横向压刀和纵向压刀开始工作,完成草方格的铺设。

据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牛向辉介绍,目前,立体固沙车已经在武威地区开展沙漠治理作业,该项产品填补了甘肃省的“空白”,让大家看到了沙漠治理的曙光。

在看到这辆防风固沙车之后,在场的人都对这台立体固沙车所开启的机械化治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邓主席激动的说:“你们真了不起,治沙是大有希望,最好能把这种装备和治理向全省甚至全国推广,这项技术太伟大了。

甘肃省政府参事、国家二级研究员柴发喜也由衷感叹,“这是一项伟大创造,是一项关于治沙的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和突破。

从治沙难到打造治沙“甘肃模式

沙漠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而甘肃又是全国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沙漠化占45.12%。

面对沙化的严峻形势,甘肃建投走在了甘肃治沙领域研究开发的前沿。对于“泥瓦匠”甘肃建投来说,沙漠治理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和村镇建设领域所属的“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据甘肃建投副总经理、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董事长张志明介绍,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目前正为努力打造“治沙甘肃模式”而奋勇前行,希望能有一个治理沙漠的“甘肃模式”能够走出来,通过治沙研发一系列的配套基建,形成一条产业化经营的治沙理念,不但要注重沙漠的治理,还应该关注治理后后续产业的开发。

对于打造治理沙漠“甘肃模式”,张志明有他自己最简单的理解,那就是希望甘肃在治沙设备的同时,还可以附带着治沙设备一系列的高精尖的人才队伍都可以向外输出,再到治沙之后的植被种植和土地经营。(高增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