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油橄榄上会的人大代表:育种"造房"促舶来品"安家"

28.05.2020  01:31

   (两会速递)带着油橄榄上会的人大代表:育种“造房”促舶来品“安家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艾庆龙)30多年前,高中生姜成英将树叶发灰的油橄榄树认定为沙枣树,还嫌弃果实不好吃;如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她,也是一名致力于将油橄榄树“本土化”的科研专家。

  从默默无闻的求学者到知名科研者,回顾姜成英的成长史,与来自地中海的油橄榄树息息相关。

绿油油的油橄榄果。(资料图) 李蕊娜 摄

  上世纪70年代,作为“舶来品”的油橄榄“落户”甘肃省陇南市,开花结果。2000年左右,作为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的姜成英返回故乡,参与到油橄榄“安家”工作中。

  “与油橄榄‘相识’在大学课堂,在工作中‘相恋’。”姜成英回忆与油橄榄“相恋”过程时说,20年前,陇南武都区油橄榄成片栽植,种植技术稀缺,她便开始收集材料,立项调查。

  深山沟壑的陇南,出行极其不易,作为女科研者的姜成英为方便开展工作,便选择吃住在橄榄园。姜成英举例说,停水时,只得购买矿泉水,用以做饭,“一周多,没洗过脸,更别说洗澡了。”此外,那辆横跨600多公里,充斥着臭脚丫味的夜班汽车,至今让她记忆犹新。

  通过多年的摸索研究,姜成英及其团队除选育出“莱星”“科拉蒂”等油橄榄品种外,还推广保墒抗旱抑草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法……大片裸露的荒山深沟内陆续被象征着“团结、和平与友好”的油橄榄树所覆盖,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以“舶来品”的身份,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特产,其延伸产品更是热销海内外。

  姜成英介绍说,目前,陇南油橄榄面积65万亩,综合产值16.1亿元,惠及当地6个县区44个乡镇41万人口,种植适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13元,其油橄榄收入占比过半,产业带动山区民众脱贫作用渐显。

甘肃陇南武都白龙江两岸的河谷及半山地带,油橄榄果成熟,遍地是“”。图为航拍镜头下的白龙江两岸。(资料图) 徐勇 摄

  在两会前夕,“液体黄金”科研者姜成英忙碌在兰州郊区的一处油橄榄试验种植基地内,观察着从陇南市移植而来苗株生长情况,培育着油橄榄“本地化”的“秘密武器”。

  “油橄榄喜光、耐旱、怕低温,完全满足其生长需求的区域相对狭窄,因此,培育抗性品种和创新栽培模式是扩大种植区域和规模的必经之路。”姜成英告诉记者,兰州试验基地内,共播种有人工杂交的24个组合约2万粒种子,同时,也研究着设施栽培技术。

全国人大代表姜成英(左一)在兰州试验基地内,播种杂交种子。(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姜成英表示,如试验顺利,培育出温室栽培品种及相应技术,那么油橄榄适生区可扩大到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南疆等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目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食用油原料进口存在不确定因素。”姜成英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部分国家曾明令禁止农产品出口,已为中国食用油进口敲响了警钟,而如何发展油橄榄产业则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姜成英提出,建议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谋划建立国家现代木本油料产业技术体系,或将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如核桃、油茶、油橄榄、仁用杏、榛子等)纳入现有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平台和专业创新团队,促进木本油料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提升转变,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