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民间艺术

26.10.2014  12:51

  民乐县刺绣艺人沈凤英在家中向学员传授刺绣技艺。□资料图片

  剪纸

  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剪纸就已流行于丝绸之路的甘肃和陕西一线。随着军队屯垦戍边和移民的迁入,中原的剪纸艺术也随之渗入当地,使河西的剪纸艺术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精华。

  河西的剪纸艺术,一为专业的剪纸工艺,二为民间剪纸。专业的剪纸工艺有婚嫁用的“鸳鸯”、“双喜”、“并蒂莲花”、“心心相印”等,有固定的程式,缺少变化和创造力。民间剪纸的形式丰富多彩,有窗花、门笺、喜花、炕围花、鞋花、枕顶花、图腾门神、灯花、花样等。其内容有花鸟虫鱼、人物、狮虎及田园风光、劳动场景,有着多姿多彩的想象空间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剪纸的技法有将纸折叠剪出的对称式、连续式的折叠剪;有用剪子镂空以显示图案,不破坏整张纸四边外形的阴线剪;有不保留整张纸外形,剪出各种图案的阳线剪;还有彩印剪贴,以突出立体图案,增强色彩对比的衬色剪等等。除窗花、门笺、喜花外,还用于乡村的彩灯、祝寿和祭祀品中的装饰,也有妇女绣做花鞋、荷包、枕头的花样。上世纪80年代,张掖靖安乡七十高龄的农妇陈普氏的剪纸作品《交尾鹿》入选全国民俗美术展览,受到文化部奖励,专家评论此作构图奇特,为全国首见。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河西传统的剪纸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其特点一是兼容并蓄,形式多样;二是拙朴大方,生动形象;三是偏重形象与趋向图案化并存。剪纸形象夸张而富装饰性,线条洒脱浑然天成,色彩鲜艳更喜凝重。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有几位有名的民间剪纸艺术家。在剪纸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孟兰英、李兴华母女的作品曾在木塔寺展厅举办个人作品展览,民间艺人王志梅的作品在甘州区“魅力甘州”第一届民间艺术品展示大赛中曾大放异彩。

  刺绣

  刺绣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古墓出土的刺绣实物,早在商代,中国就已有了刺绣工艺品。秦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刺绣艺术传入河西。人们开始用刺绣装饰自己、美化生活、传递友谊、寄托感情。

  河西刺绣的用材,有丝绸、丝线,也有土布、五彩棉线。刺绣花样繁多,应用广泛。有实用类的鞋垫、袜底、腰带、枕头、肚兜、裤带等;有观赏类的衣领、童帽、荷包、口袋片、台布等;有礼仪类的钱包、笔包、烟袋、寿帐、挽联等;有宗教类的佛像和寺庙装饰等,而且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民间刺绣的技法有挑花、纳花和筒花等,刺绣时先绘制图案花纹,而后按花纹确定针法,花样层次分明,鲜艳美观。筒花也叫剁花,用于刺绣人物、动物和题字。

  河西刺绣内容丰富,大都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蕴藉着古老文化的内涵。龙凤、仙鹤、麒麟、鸳鸯、鱼虫、牡丹、莲花、水草、人物等图案,既象征吉祥如意,又抒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张掖平山湖乡的蒙古族妇女还在蒙古包和帐篷边沿及地毯上刺绣出云头纹等花样,显示出高原民族粗犷豪放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