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河西堡镇多举措助力农户脱贫致富

21.04.2015  12:48

    近年来,永昌县河西堡镇积极探索推进扶贫开发的新路径,扎实开展双联行动,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加大强村富民项目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产业融资、贫困家庭贷款扶持等问题,全镇农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8276元,增加到2014年的11580元,净增3304元。

    精准扶贫机制逐步健全。结合双联行动,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解决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户一档、一人一卡”数据库,科学划分贫困类型,并且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解决制约贫困户增收的瓶颈问题。同时,还建立了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使稳定脱贫的户能够及时退出,让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能够及时纳入。

    产业扶贫增强发展动力。针对贫困户无产业、无项目的现实,整合扶贫产业,培育能够带动贫困群众脱贫的特色养殖和农产品,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扶持特色养殖和种植。同时打破村社界限、城乡界限,建设了青山堡村、泽西家园两个农民集中居住安置点,对留守农村的老弱孤残和贫困人员等无力进城工作、居住的人群,采取“1院房,2间圈,3亩草,20只羊,收入过万元”的产居一体模式,以贫困家庭免费入住,其他农户政府补贴4万元,差额自负的原则入住,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全面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紧紧依托河西堡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工业经济,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子女到化工园区就业,并加大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为工业企业输送合格的产业工人;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优先雇用贫困户到农业园区务工,让贫困户既得到了土地租赁收入,又获得了丰厚的务工收入,实现了脱贫目标。截至目前,先后技能培训贫困人口600多人,实现贫困家庭子女转岗就业125人。

    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面实施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工程,实行了城乡低保一体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军人优抚、伤残救助等社会保障城乡“一元化”,对于因病、因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实行了“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同时,在西庄子、青山堡集中居住点配套建成了老人互助幸福院,切实解决了孤寡老人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