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地区多措并举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03.06.2014  11:47
甘肃河西地区多措并举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教育
甘肃河西地区多措并举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教育
甘肃河西地区多措并举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教育
甘肃河西地区多措并举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教育
来源: www.gsedu.cn

甘肃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因地处黄河以西,地形为狭长平地而被称为“河西走廊”。地处河西走廊西北角的金塔县,下辖5镇5乡,人口15.02万,其中农业人口11.88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布局调整加强了集中办学,提高了学校的硬件条件。”金塔县教育局局长刘中英说,自2007年启动布局调整以来,金塔县变原来村村有小学、乡镇有独立初中为撤销村级小学,乡镇办完全小学,县城办独立初中,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全部实行寄宿制,所有学校都实现了硬件设施标准化。

从基层教师干起,当过教导主任、校长,对金塔基础教育的情况,刘中英有着多年的观察和思考。他介绍,以往金塔县每个乡村都有教学点,规模大小不一,教育资源非常分散,加上近些年农村人口流动频繁,“一两个老师,守着几个学生的教学点越来越多”。这样的师资力量,不要说三年级必开的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就是音乐、体育和美术课程也大多开不起来。

课程开不齐,均衡无从谈起,起跑自然不在一个线上。”刘中英说。

学校布局调整后,金塔县将撤销的教学点教师全部集中到乡镇小学,经过优化组合,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一线教师,中老年教师则安排在后勤和学生生活管理岗位,同时,补充英语、计算机和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教师,使原先在村级小学无法开展的英语、计算机和音体美课程全部得以加强。

河西走廊中端的张掖市临泽县辖5镇2乡,总人口15万。经过学校布局调整后,该县初中学生全部在县城3所中学就读,县城及城郊学区小学为完全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为3~6年级寄宿制学校,65所农村教学点为1~2年级附设幼儿园。

临泽布局调整并没有撤并乡村教学点,而是将原来教学点3年级以上集中到乡镇中心学校,同时在教学点附设乡村幼儿园。这样,农村孩子上幼儿园及小学一二年级就不必寄宿,实现了就近入学。从小学3年级开始,再前往乡镇所在地完全小学寄宿就学,小学毕业后到县城初中寄宿上初中。

低龄儿童就近入学,放学和家人在一起,更有利于儿童成长。”临泽县教育局局长单兴银认为,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有利于儿童身心成长,同时,也减轻了学校的管理负担,保证了农村学校规模的稳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

硬件环境改善后,就要通过释放教育综合改革的红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单兴银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最紧迫的是学校软实力建设和城乡均衡发展的问题。他认为,学校布局调整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综合改革。

为此,临泽县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优化配置。经考核后,将年轻、学历高的一线骨干教师集中配置到县城初中;选派城区中学骨干教师到乡镇中心小学挂职副校长;公开选聘城镇中心小学中层领导到乡镇中心小学交流任职副校长;同时,新进教师在县城学校经1年规范化职业培训后,必须到农村学校任教5年。

为了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临泽县还在待遇、上升通道等方面做了专门规定。农村教学点教师工资向上浮动一级,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的绩效补贴;在职称评审上,维持原来各乡镇的初级中学指标不变,乡村教师评职称指标充裕,较城镇更容易;另外,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后,即可参加考核,成绩优秀者进入高一级学校任教。

给教学骨干让位子、给待遇、压担子。”单兴银说,为了将优质教师资源用在刀刃上,临泽县已获得中高级职称的中老年教师维持待遇不变,让其腾出工作岗位,让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一线、挑大梁,同时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职称评审、待遇保障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享受优先和一定的照顾政策。

硬件建设投钱就能见效,软实力需要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得有个较长期的培育过程。”单兴银说。

寄宿制下生活老师极度缺乏

在布局调整前,金塔县东坝小学并没有寄宿生。较远村子的低年级学生都在教学点上学,高年级才会来到东坝小学,放学后回家。如今,教学点撤销,东坝全镇的小学生都寄宿在东坝小学。

8小时工作制变成了24小时。”学生寄宿以前,高占生一放学就可以回家,自从学生寄宿后,这个老校长一下觉得“要操心的事越来越多,24小时心都在学校里”。

看着学校一天天发生变化,这个当了10年校长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喜在心里;同时,他也惊奇地发现,自己双鬓的白发已然茂密。

高占生说,全校716个学生吃喝拉撒睡都在学校,学校不但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在管理学生上付出更多精力,而学校学生管理方面的师资很紧缺。为确保学生安全,东坝小学配置了4名兼职教师作为生活老师,和30多名体弱多病的学生同吃同住。而按照寄宿制管理相关规定,东坝小学应该配有18名生活教师。

在河西地区,记者发现,东坝小学的情况并非个案,学校布局调整后,城乡学校学生大量寄宿,学生生活管理的量和难度加大,可生活教师配置并不到位。

临泽县第四中学是2011年学校布局调整后新建的独立初中,全校有在校生1869名,但该校只有21名工勤及生活教师,且这些教师占用的是专任教师编制,并没有专项编制。

省上教育部门有规定,但人事和编制部门并没有落实。”临泽四中校长马银正说,甘肃省有关文件明确寄宿制学校40名学生需配置一名生活教师,以此标准,该校应该有40多名生活教师,但实际上一名生活老师都没有,学校只能自行安排其他教师负责此项工作。

小学生规定不能上晚自习,学校就得安排活动。”高占生说,在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老师就不能下班,由于没有专门的生活教师,只能每周五学生放学回家,老师们也才回家休息,部分老师家在县城,“顾上学校顾不了家,家庭也因此产生矛盾”。

单兴银也为寄宿制学校无法配置生活老师而苦恼。每次去省市开会,他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呼吁尽快解决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教师;他发现,其他县的教育局长也会提及生活教师的配置。“可多少年了,这一情况并没有什么变化”。

这(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配置)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需要省上有个统一的安排”。单兴银说。

除了生活老师配备不齐,中小学生寄宿也带来了亲情缺失的问题。

记者在金塔县北苑小学采访期间,正值中午放学,紧闭的校门里,很多小学生吃完饭并没有回到宿舍休息,而是聚在一个个固定电话旁,排队给家人打电话。

排队等了近半小时,8岁的三年级学生张雨终于给在外打工的妈妈拨通了电话,电话中,她告知妈妈中午吃了米饭,下午要打扫宿舍卫生,又问妈妈在干什么,说了不到两分钟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每天都要打,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和妈妈说说话。”小张雨说。

在记者走访的寄宿制学校,下课后学生排队打电话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尤其在低年级学生中更为明显。

据了解,为了方便学生打电话,寄宿制学校都设有若干固定电话,学生刷卡就能给家人打电话,每个月话费8元包月。

亲情缺失,部分学生精神不好,有时候也会厌学。”金塔三中校长向桂春发现,部分学生由于从小学就寄宿,家长又在外打工,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厌学的情况较为普遍。而每次周末回家,“第二周开学学生的精气神明显好很多”。

要开展各种活动,把家长请进学校,多提供亲情交流的平台。”在高占生当校长的东坝学校,学校配置了亲情宿舍、亲情餐厅等便于亲子交流的空间,家长来学校看孩子,学校提供免费的食宿。高占生说,学生寄宿后,营造更好的人文环境和亲情交流平台日显重要,东坝学校打算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把家长请进学校,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中的苦与乐。

城乡联盟期待更多活力

硬件改善后,优化教育资源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刘中英说,目前,金塔县以县城6所学校为责任校,联合14个乡镇学校,在全县组建了6个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通过学校管理上的联盟会议、校长座谈、现场观摩,教师在城乡双向流动中开展讲座、培训、讲公开课,校际之间在联盟责任区内开展学术沙龙、教学沙龙、教学业务培训和课题研究等活动,以期实现城乡联动、区域互动和责任校带动。

刘中英认为,成立教育联盟是盘活现有教育资源的有效形式。他谋划着除了联盟内的校际合作,金塔县还要开展学科间联盟内互动,以及各联盟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打破城乡、校际的界限,形成多维的交流机制”。

在金塔县和临泽县,都组建了不同形式的城乡教育联盟,以期通过联盟内教育资源优势共享、取长补短,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可记者在调研时发现,城乡联盟更多体现在城乡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在联盟内的交流互动,联盟外的交流很少,在形式上,专项活动开展缺少机制化保障,除了相对固定的城乡学校教师交流机制,其他的教研、学生间交流互动更多在随机进行,没有形成定制;此外,打破学校、学科界限的教研活动并不多。 

县域城乡教育联盟如何充分形成优势互补,广泛激活联盟内外活力,最大化实现优势互补,联盟内部及联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形式如何创新并形成机制,效果如何评估和考核,这些在河西地区都还处在起步阶段,都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