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街头现“钢铁武士” 系由废旧零件焊成
第一个武士已被装运上车。
运第二个武士时,吊车先将铲车吊入院内。
铲车将武士拉到近处。
吊车将第二个武士装运上车。
许多村民驻足观看。
焊接两尊武士用了两个月时间。
装置艺术中西方元素较多,这两尊装置艺术《武士》具备中国传统元素,业界独一无二。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23日一早,行唐县一条叫幸福路的街道,因一辆吊车和一辆铲车的到来,似乎一瞬间变得拥堵起来。吊车旁一个废弃厂房内的两个“大个头”,吸引了行人的目光。
这两个“大个头”缘何如此惹眼?单从数据上看,它们高6.5米,宽3米左右,每尊武士10吨,称得上“高大”;从结构和材料上看,它们是中国武士的造型,炫眼;颜色是传统的中国红,耀眼;而组装它们的是废钢烂铁,烫眼。
这两个大块头是什么?那就请它们的主人卢龙说说啦。
卢龙36岁,河北美院造型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天津美院。两个月前,卢龙和一位朋友聊天,谈到装置艺术时,突然灵感就跳出来了。现代的装置艺术渗透的西方元素太多,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如此之深,缘何不把现代工业精神与祖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卢龙和朋友一拍即合,那就做装置艺术《武士》,做好之后捐赠给唐山市乐亭崔景哲美术馆。卢龙选择在行唐老家找了个大场地,卢龙的20多人的团队都上阵了,还邀请了10位技术娴熟的焊工。光钢铁得十五六万元,再加上其他费用,做它们共花了二十五六万元。
首先是购买废钢烂铁,周边几个县市都跑遍了,最后才获得4000多个零部件。零部件多数来自于废弃的汽车,也有从废弃火车上卸下来的,还有从钩机上拆下来的,甚至它们的头部是压力罐,重达500公斤,它们的眉毛是镐头和斧子,总之凡是能体现《武士》的构架和精神的,他们都能巧妙地将废旧钢铁变废为宝。最终,每个《武士》由2000零部件焊接而成,唯我独尊、英姿飒爽。
其次是将重约10吨的2000零部件焊接起来。焊接过程中要保证力的平衡,要做到“头轻脚重”,才不至于摔倒伤人。最终算起来,光用焊条就多达几万根。
这样的装置艺术至少半年才能完成,但卢龙和他的团队加班加点,只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堆堆废弃的钢铁变成栩栩如生的《武士》,“这几乎是奇迹!”
将它们装上车也费了好大工夫。卢龙雇来行唐县最大的吊车,重75吨臂长45米。其中一尊《武士》在院子内离吊车较远,吊车只好先将铲车吊入院内,铲车将《武士》拉到近处,再用吊车将它装上车。从昨日7时到12时,花费了5小时最终才将两尊《武士》顺利装上了车。
23日夜,大型运输车将拉它们到唐山崔景哲美术馆。据了解,这两尊《武士》装置艺术品,在业界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