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划“五大分区”改善京津冀生态
北京日报
去年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了河北省“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即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3月1日上午,河北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功能定位专项规划情况。会上,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表示,围绕落实四大功能定位,河北省有针对性地编制了四个专项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成,标志着河北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其中,《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明确,将全省划分为“五大分区”,不断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为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区一基地”
专项规划编制完成
记者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围绕落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四大功能定位,河北省有针对性地编制了四个专项规划,除《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规划》正由国家审批外,其他三个规划已于2月27日正式印发实施。
其中,《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规划》提出,到2020年,河北物流效率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优势领域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把现代商贸物流业打造成河北省重要支柱产业,培育世界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此外,正在审批中的《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规划》是个攻坚规划,核心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加减法”,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相比前两个规划,《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规划》则是个补短板的规划。该规划明确,当前河北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北将通过“与京津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弥补发展短板”等措施,来推动河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是个责任规划,核心是把河北的生态环境修复好、保护好、建设好,不断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为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五大分区”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河北是全国资源环境和发展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三区一基地”中的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尤为引人注目。《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提出,将河北省划分为“五大分区”,构建“一核四区”生态安全格局。
在“五大分区”划分上,位于最北部的是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包括张家口市的4个县和承德市的2个县。由于地处河北省坝上高原,其主要任务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西部恢复草地植被、东部打造防风固沙林,缓解京津风沙危害。
在该防护区的基础上,其南部的环京津区域划分了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包括张家口、承德、唐山、保定、石家庄等市的65个县(市、区)。作为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其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工程,在河流上游、矿山、沙源营造水源涵养工程。
“五大分区”最南部的是低平原生态修复区,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包括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市的77个县(市、区),将通过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恢复地下水战略储备,打造京南生态屏障。
此外,在沿海地带,还划分出唐山、秦皇岛和沧州市的11个县(市、区)作为海岸海域生态防护区。该区将通过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改善河口生态环境,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为海洋生态服务提供保障。
作为“一核四区”格局中的“核心”,京津保中心区生态过渡带地处京津冀核心区域,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京南侧、天津西侧,包括廊坊、保定、沧州市的部分县(市、区),其任务是为京津冀城市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规划要求,在国家统筹部署下,合理调减耕地规模,适当增加生态用地比重。以主要交通干线、河流水系等绿色廊道为骨架、以村镇为组团,用大网格宽林带建设成片森林,恢复白洋淀湿地,扩大生态空间,整体构建环首都生态圈,提供宜居环境。
“六大行动”
攻坚治理生态环境
记者了解到,《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规划》构建了完善的生态建设框架体系,而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该规划提出了“一条红线”、“六大行动”、“三个‘五十条’”等措施。
在总体把握上,坚守“一条红线”,即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划定森林、湿地、草原、海洋、河湖等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底线,划定控制能源、水资源和耕地消耗上限。
在重点任务上,抓好“六大行动”,即强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强化区域水安全保障、加快建设区域生态屏障、积极改善土壤和城乡环境、强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进京津冀生态建设联动等六大攻坚行动。
在具体举措上,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落实好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三个“五十条”措施,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这三个“五十条”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规划落实的有力保障。
“这些措施目前有的已经实施,有的正在制订完善。”张杰辉表示,河北省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目标任务,把中长期目标分解为年度任务,把重点工作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密切与京津的沟通衔接,确保各项规划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