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兰州谈丝绸之路是不可能的!
资料图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和中亚各国之间友好交流的大门,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如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为沿线各国和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该如何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5月21日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赵柯博士应邀来兰州,给我市领导干部作了专题辅导报告。之后,赵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一带一路”建设。A
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
与赵柯博士见面后,我们从“一带一路”出台的背景聊起。
“理解‘一带一路’需要历史的眼光!它既非凭空而来,更非空洞的口号”,赵柯说。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是影响整个世界的,全世界对丝绸之路的认可度、接纳程度非常高。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符合全球化需求,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全球经济正处于拐点: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的说法,它可能会一直保持低增长——进入‘新平庸时代’,这种风险是存在的。”赵柯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到2006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一个被称之“大稳健”的繁荣周期,高速增长、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是这一阶段的特征。而2007年的全球金融风暴让世界经济发展从“大稳健”转换为“大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深度调整期,中国也不例外。
从贸易方面看,2014年全球贸易增长率连续第三年低于3%,预计2015年的增长率将出现小幅回升,约为3.3%。在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的30年,全球贸易以约7%的年均增幅稳步增长。但是,过去两年贸易增长水平降至原有水平的一半。
赵柯说,中国经济自2009年开始进入了新常态,主要特点是结构性减速,并存在外需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劳动生产率提高有限等问题。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需要新的发展战略。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将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拓展中国的全球发展空间、发挥中国的经济优势、解决国内发展问题。
B
不是各省争相上马的刺激性政策
“对于‘一带一路’的实施,不能被动地等待中央下发实施细则,不能只是等待中央下号令。地方政府对于‘一带一路’的落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赵柯说,从国家层面现只有“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规划,是比较宏观和原则性的,并不是实施细则。
但是,作为地方政府可能更希望看到中央出台实施细则,指导各个省该如何做?具体有哪些项目?赵柯认为,这恰恰是中央希望避免的!中央不希望把“一带一路”变成各省争相上马的刺激性政策,希望有统一的顶层设计,更重要的是地方积极主动去创新、去作为。
“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关键是投资什么?选择什么产业?怎么去投资?”赵柯认为,教育、卫生、道路等公共服务方面仍需要大量投资。但是,要与以前有所不同,要有创新。过去,是财政出钱投资,这个模式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投资时不会估计成本收益,可能会加重地方债务的累积。现在重点是选择投资方式,应当将社会资金调动起来,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投资变得“有利可图”。换句话说,以后不再是财政一家投资,而是要创新商业投资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一带一路’涉及许多像投资这样具体的问题,没有办法搞一刀切,各地情况不一样。因此,需要各地发挥积极性,探索出一条新路来,比如投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商业模式。这种投资是好的,是我们需要的。”
赵柯说,建议各地做好项目储备,一有机会就可以马上建设。比如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等几个项目,是在“一带一路”之前就有的成熟项目,只是在国家战略提出后,进行了有效对接。“这绝对不是‘灵光一现’或拍个脑袋就确定的项目,是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提出一些好想法、储备好项目,与国家政策进行互动。
C
1978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启示
“搞‘一带一路’建设,要看国家战略大的方向和原则,各地要主动做工作,提出好的项目和国家的政策对接。”赵柯认为,对接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宏观顶层设计,有国家整体的规划。另一方面需要地方有自己创新的东西,特别是制度方面的创新非常重要。
1978年之后,我国实行全面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搞活了农村经济、富了农民,是一次伟大的创造。
“我们剖析来看,这个改革几乎没有资金的投入,只是取消了人民公社,把土地经营权承包到一家一户,人还是以前的人,地还是以前的地,仅仅是在制度上做了调整,就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对农民形成了强烈的激励,把整个社会的动力调动了起来,这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赵柯说,改革开放35年,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制度创新等做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仍然有启示。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仍需要遵循1978年以来的改革逻辑。整个“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产业园区、不是关税同盟、不是对外援助的“马歇尔”计划、不是经济集团、不是自贸区、不是国际组织。赵柯说了一串的“不是”,将“一带一路”定义为一个倡议、一种合作机制。从合作机制来看,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对外合作方式。一带一路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不排斥多种合作方式,比如新疆、广东、兰州都要对外合作,但是大家未必都一样,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D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特色突出,资源丰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究竟该如何发展?
城市是一带一路的支点!在赵柯看来,由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串起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每个城市就是支点。所以,城市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西部地区更需要围绕省会或者重要城市,形成城市带,吸纳农业人口转入非农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
赵柯认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需要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作为支撑。在西部,能够成为大城市,且有世界影响的城市屈指可数。兰州是西部一个重要的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有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支点城市的潜质。兰州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化建设,推动人口聚集,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实现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的互动产出增长。
“文化是丝绸之路的灵魂!这次来兰州,感受很深。兰州是一个很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丝路故事,有很多文化传统,如果没有兰州去谈论丝绸之路,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赵柯说,我们现在搞改革开放,与1978年大不一样,那时候是纯改革开放、搞经济建设。现在,“一带一路”战略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文明相互借鉴的通道,我们要传播中国人的理念、中国人的价值观,传递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尤其要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因此,丝路沿线的城市不光是硬件要好,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一点兰州有潜力,需要进一步去挖掘,把优势、潜力发挥出来,相信兰州一定能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和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E
兰州要大力推进“智库”建设
在理解和对接“一带一路”时,眼光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点,应该具有开放的眼光和国际视野。
赵柯说,“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开启的新一轮改革开放,要着力打造外向型的经济体。内陆城市、西部城市更需要一些国际思维和眼光,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有哪些?外面世界到底需要什么?两个方面都要切合。要着力解放思想,善于打破条条框框,打破既定的思维,把自己放在整个中国经济的环境里,去考量对外开放的方式、路径、渠道等。
兰州要以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为平台,主动走出去,了解丝路沿线的国家需求,绝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一厢情愿”搞产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甚至是创造性地合作。赵柯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典型例子:1978年时,我们国家还很穷,人们工资非常低,甚至连饭都吃不饱。这时候,德国汽车企业来中国了,他们告诉中国人“你们需要汽车,需要这种消费”。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会去买车,但德国企业培养了我们的消费习惯,到八十年代后期,满街都是大众汽车。这就是引导需求,创造性合作的典范。
“兰州应把‘智库’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让政府以外的政策研究者、科研人员等人才,一起参与重大政策和问题的研究,为兰州建设‘一带一路’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赵柯说,“智库”人员不仅仅局限于甘肃一地,应集结各地、各领域的人才,通过思想的碰撞,了解各地如何做、中央如何考量,各方面的意见都听一听,获取更多的思维资源,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首席记者郭兰英/文晚报记者甘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