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深处瓜菜鲜

30.05.2014  13:01

  5月的腾格里沙漠腹地,满目黄沙,地上依稀有几丛沙棘草显绿。来到位于其南部边缘的景泰县红水镇界碑村时,眼前突然出现了一排排日光温棚,成为浩瀚沙海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进一个蔬菜温棚,记者看到一个个油紫发亮、“体型丰满”的圆茄挂在枝头。每座温室大棚占地0.6亩,里面种植着西瓜、油菜、油麦菜、番瓜、茄子等多个品种的蔬菜水果。

  “原来我们种大田玉米,每亩每年只能收入1200多元。在镇政府的引导下,我们发展温室大棚,一座棚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今年,我家发展了8座温室大棚呢。”村民郑廷魁高兴地说道。

  “茫茫沙漠里,我们也可以淘出‘金子’。”红水镇镇长马旭东指着沙漠温室大棚内一片郁郁葱葱的瓜果蔬菜说,“2012年,镇上开始尝试在沙漠中建设温室大棚。今年这些温室大棚喜获丰收,每座大棚纯收入在1.3万元到1.8万元之间。”

  红水镇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景电二期灌区中部,地处甘、宁、蒙三省区交界,是景泰县的西北门户。全镇有耕地7.9万亩,但因地处沙漠边缘,风沙侵袭,沙化地在5万亩以上。然而,沙漠土地日照充足,又为发展沙产业带来了机遇。

  要在沙漠里种植瓜果蔬菜,建设沙漠温室大棚是第一道难关。“2012年,小弓棚开始在界碑村示范推广,全村建成小弓棚60座。”马旭东告诉记者,“由于风沙大,对温室大棚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于是,我们对小弓棚进行改进,采用玻璃钢骨架,同时在棚内多安置了两条拉杆。这样一来,大棚的稳定性好了,能抗8级大风,内部空间也大了,有利于作业。目前,全镇已有300多座大棚,其中高标准大棚100个。”

  红水镇是白银市最大的灌区移民乡镇。近年来,镇上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高效、节能、节水”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构想。这为农民开辟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天地,带动农民走上了致富路。红水镇党委书记王洪安告诉记者:“景十煤业有限公司在红水镇建成日光温室100座,引进5个品种的樱桃苗木1.5万株,我们计划把这一‘沙产业’高效日光温室项目建成全省最大的日光温室红樱桃栽植示范基地。”(记者李保荣 通讯员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