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六老汉”精神造出绿洲锁黄沙

24.05.2018  12:08

绿洲绵延向远方(刘海天 摄)

古有愚公移大山,今有老汉治沙滩。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的治沙故事,把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演绎到了极致。沙漠里能种树,南极上能种菜,中国人靠着这样的精神和技能,向全面小康迈进。

大漠的落日下,那压沙的人是谁?任岁月老去容颜,哪怕伤痕累累?这些治沙的英雄,其实都是当地的普通群众。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第一代“八步沙六老汉”有的老了有的去世,第二代的“八步沙六老汉”跟上了父辈们的英雄足迹,继续把进军沙漠的战线向前延伸。如今,八步沙林场的正式职工发展到了27个,有第一代“八步沙六老汉”的后人,也有其他当地群众。

这真的像《愚公移山》中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他们没有像“智叟”们一样,觉得搬家比治沙更划算。他们觉得这里就是祖国的生态边疆,自己有为祖国守卫这个边疆的义务。“我们可以搬家,但中国不能搬。”质朴的话语,表现了他们对国家责任的勇敢担当。

如今沙岭披绿裳(刘海天 摄)

1981年,八步沙林场成立,当时曾经种下了一棵榆树苗。如今,这棵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以昂扬的姿态展现着治沙英雄们的精神和信仰。《项脊轩志》中“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古文,尚不足以描述这棵榆树的高大,但是其中所表达的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却是一致的。

林场场长郭万刚介绍大榆树(刘海天 摄)

漫漫黄沙岭上,植被郁郁葱葱,被锁住的黄沙不再漫天飞舞,不再肆意蔓延。“现在风沙次数少了,烈度也小了。”现任林场场长郭万刚,是第一代“八步沙六老汉”中郭朝明老汉的儿子。他66岁的生命年华中,倒有36年贡献给了治沙事业。郭万刚介绍,治沙保住了铁路、公路、景电供水渠等重要设施,避免了“沙进人退”的灭顶之灾。

筚路蓝缕,勇往直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代代治沙人,从最简单的压沙种树方式,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工程治沙、科技治沙、产业治沙。最初,压沙用的是麦草方格,顶多只能维持两到三年,而一棵树苗却起码需要三年才能确认成活。后来经过改良,使用了稻草方格、芦苇方格,可以维持五年以上,有效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

如今站在八步沙上,远望群山如画,近看植被怡人,深感群众力量的伟大。“每当黄沙滚滚,睁不开眼,在我心里还涌着甘泉。”蔡琴歌里的这句话,文艺地表现了治沙英雄们心灵的柔软和意志的坚强。这种精神,不但会在八步沙林场人中传承下去,也将振奋中华民族开拓进取走向明天。

据介绍,这里原来的名字叫“跋步沙”,意思是流沙遍地很难行走。现在通过治理,八步沙不但不难走,而且是一处壮观的风景。南北十公里长、东西八公里宽的一片绿洲,是一代代治沙英雄们双手缔造。绿洲上丛生着各种耐旱的沙生植物,高低错落,掩映生姿。火车联通万里,汽车四通八达,水渠蕴含生机,山岭一片碧绿……这一切成果,都是源于治沙人宁死不退的精神。

他们说,中国虽大,林场人却不能撤退,因为身后就是生态的安全和小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