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提前来临 兰州地质灾害“防”不容缓

18.06.2014  12:57

  原标题:汛期提前来临,金城地质灾害“防”不容缓

  不少房屋建在不稳定的斜坡上面。本报首席记者裴强摄

   中国甘肃网6月18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受特殊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的影响,兰州市长期以来经受着地质灾害的巨大威胁。截至2013年底,全市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800余处,威胁人口66万人、财产2600多亿元。

  而让人担心的是,今年兰州市的雨季来得较早,汛期比往年提前来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记者 师向东

  A “兰州市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的主城区,周边三县一区的隐患点相对较少。”

  2014年,兰州的雨季比往年提前来临。三四月间,连日春雨绵绵。入夏至今,又多次发生强降雨天气。由此带来的地质灾害隐患,也给无数市民造成巨大的威胁。

  记者在伏龙坪走访时,多位居民告诉记者,今年4月中旬,兰州突降大雨,不仅上面邻居家的积水流入自家院子,自强沟社区的一条水渠也被冲毁,许多人家的院子洪水四溢。大雨过后,一名蒋姓居民在清理淤泥时发现,院子角落的地面被冲出一个孔洞,洪水沿着孔洞不知流向哪里。“虽然把洞填上了,但以后下雨可能还会被冲开,到时候整个院子都可能会塌陷。”

  “在伏龙坪地区,这样的情况每年都要发生,一到下雨天,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险情。”伏龙坪街道自强沟社区一位工作人员略显无奈地说。

  进入6月,随着强降雨天气再度来临,在城关区伏龙坪、七里河区华林坪等地,不少社区工作人员昼夜出动,除了挨家挨户到居民家中通知之外,还得随时到隐患点巡查监控。

  长期以来,伏龙坪自强沟、杨家沟、华林坪香巴沟等地不断有外来人口迁入,不少人在山上择址搭建起房屋,房屋地基跟山地呈垂直状,各种各样的民房沿着山势层叠分布,布局极为混乱。

  记者从兰州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兰州市通过排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4800多处,超过66万人口、2600多亿元财产受到威胁。“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的主城区,特别是城关区皋兰山、五泉山、伏龙坪、桃树坪、盐场堡、九州开发区、白塔山,七里河彭家坪、华林坪、雷坛河,安宁区徐家湾、大青沟、沙井驿,西固区寺儿沟、元坨峁沟、扎马台等地,城区周边三县一区的隐患点相对较少。”市国土局地质环境处副处长程伟告诉记者,从时间上来说,兰州市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是强降雨。

  据了解,城关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受威胁人口是兰州市最多的。在今年进行的3次排查中,城关区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1486处。“这1486处隐患点主要集中在南北两山,特别是伏龙坪、皋兰山、五泉山、桃树坪、徐家湾、白塔山等地,威胁人口2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23%,威胁财产194.54亿元。”

  B “兰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把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任务分配到众多的基层单位,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防治之中,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一位教授告诉记者,兰州市市区为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特别是南北两山多为湿陷性黄土,遇到强降雨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以说,兰州市是全国地质灾害隐患最多、发生频率最高、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大的省会城市之一。”

  记者从兰州市国土部门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以来,市国土局、各区县国土分局就于1月、3月、5月开展了3次全市范围内的隐患排查。”市国土局地质环境处副处长程伟说。

  程伟说,兰州市逐渐摸索总结出了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防治模式。“兰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因此把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任务分配到众多的基层单位,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防治之中,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据程伟介绍,目前兰州市共有900多名基层地质灾害监测员,基本做到了对所有隐患点的全覆盖,“出现降雨天气后,基层监测员至少每天要到重点隐患点监测一次,发现险情立刻上报。”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群测群防的效果也正在显现。退休后从北京回到兰州的胡为民老人,是兰州市一名地质灾害义务监测员,去年8月,他在大青山巡查时发现,一处山坡出现松动迹象,随即向社区、街道反映。“过了3天,松动的山坡果然发生了滑坡,4000多方土石滑落下来,但是我们预警及时,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据了解,为根除地质灾害隐患,近年来兰州市对全市险情重大、威胁严重、居民及建筑物密集的16个区段开展前期勘查、监测预警和应急治理。在此基础上,兰州市还计划用3-5年时间,重点实施市区南北两山范围内的九州滑坡崩塌灾害治理工程、皋兰山滑坡群灾害综合防治工程等16项特大型治理工程。

  C “要想彻底消除地质灾害的威胁,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对隐患点的居民实施搬迁。”

  然而,受经济发展仍然落后,特别是财力极为有限的制约,兰州市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难。

  “要想彻底消除地质灾害的威胁,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对隐患点的居民实施搬迁。”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专家说,在兰州市的许多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人为活动过于频繁是形成隐患的重要原因。而多位国土部门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伏龙坪、华林坪一带的居民,大多都是几十年来不断搬迁而来的外来人口,在山上临时搭建棚户区,慢慢地形成如今的状况。”

  但他们同时表示,在兰州要对重点隐患区的居民实施搬迁,难度几乎无法想象。“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极多,受威胁人口高达60多万,搬迁需要天量的资金,单靠兰州市的财力是根本无力支撑的。另外,兰州城区的用地已经极为紧张,这么多人口能搬到哪里?”

  事实上,巨大的资金缺口已成为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的主要阻碍。

  根据《兰州城市重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彻底治理兰州市区重大地质灾害需要79.2亿元,其中2015年前重点治理工程所需投资为17.8亿元。尽管2008年后兰州市每年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经费增加到1000多万元,近几年全市仅地质灾害治理的专项经费累计列支6000多万元,但对于分布在全市的4800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来说,这些治理经费仍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资金支持,显得意义重大。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张世珍就在提案中建议国家应将兰州列为“地质灾害防治试验示范区”,加大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9月,兰州市申报的城关区铁三小、七里河香巴沟两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成功获批,申请到国家专项地质灾害治理资金。记者近日从城关区、七里河区国土部门了解到,两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明年正式启动建设。

  程伟告诉记者,在现有条件下,兰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仍在于“防”。据其介绍,兰州市正在建设市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中心,同时各区县要在年内建成野外监测站。另外,从6月份开始,兰州市国土局在公交移动电视投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片,每天分20-25次在公交显示屏上播放,让广大群众了解地质灾害防治的知识、遇到灾害时的逃生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