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国青年汉学家敦煌研修:观知中国 阐释文化

28.09.2018  20:16

  

资料图:多媒体技术再现敦煌瑰宝。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中新社敦煌9月27日电 (记者 丁思 冯志军)在中国学习汉语八年的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研究学者爱德已是一名“中国通”。27日,他以青年汉学家的身份参加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他说,“通过自身语言能力和对中国的了解,让更多印度人知晓中国及其文化”是他这个新角色的“当代使命”。

  9月9日至29日,来自埃及、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等22个国家的30位青年汉学家参加了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在上海开班并走访了当地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于24日来到敦煌开启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学习活动。

  期间,爱德还参加了敦煌文博会论坛、展览,参访敦煌莫高窟、敦煌博物馆等地,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的爱德来到莫高窟,“感触非常深刻”,他说,古丝绸之路除了经济方面的作用,文化交流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沿用至今的诸多中文词汇,便是从印度通过古丝绸之路传播而来;莫高窟内部分佛教元素,也都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小时候,我在印度看到过很多的本生故事。这次,在莫高窟也看到很多本生故事的壁画,很感动。

  爱德说,如今仍有很多印度人不知道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认为中国很神秘、封闭,但来中国后,却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令人羡慕和佩服的。近年来,两国交流日渐增多,印度电影很受中国民众喜爱,也希望中国电影能在印度上映,让更多印度人知晓中国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民众交流更为密切。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则为丝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学领域的青年人才,搭建了与中国本土优秀学术、文化、教育机构、团体、企业和学者开展交流合作的机会。

  学习汉语23年的卡丽娜,是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高级讲师,实现哥哥的梦想是她学习汉语的初衷。

  卡丽娜说,每次来中国都能学习到新知识,在中国行万里路非常重要。想要学好中文,必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每次上课,她都会给同学们讲述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希望乌克兰年轻人能更多地了解中国。

  除了近距离感受千年莫高窟的神秘,外国青年汉学家们还与敦煌学者面对面探讨交流,感知丝路精神的当代价值。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该研究院逐步加大国际间合作保护,如对莫高窟的综合治理、治沙工程、数字化项目等等,今后还将侧重与沿线国家学术机构、高校学者等展开合作;希望青年汉学家们在开放包容的敦煌,能体会到丝路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于2014年创办,目前已举办了14期。该项目旨在搭建支持海外青年汉学家开展中国研究的全球性平台,并通过他们推动各国学术机构与相应中国研究机构和智库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推进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