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让国人重新审视汉字魅力

12.11.2014  05:04

    近日,刚刚落幕的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交出了一份炫目的成绩单:共吸引6亿人次参与,单期直接收看节目的观众最多达4.3亿人,单期最高收视率仅次于《爸爸去哪儿》和《中国好声音》,在央视排名第三,并创造近两亿元的广告收入。

    “汉听大会”异军突起,取得叫好又叫座的效果,“奥秘”何在?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四,一是汉字是中华文化国粹,是我们的母语,牵一发而动全身,触动了国人对国语魂牵梦绕的情感;二是汉字实用性强,运用广泛,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几乎人人离不开,故激发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三是参赛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所涉及到的学生、家长等观众群体非常庞大,许多家长把观看比赛当作本人及孩子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课堂;四是组织策划精心细致,电视直播,现场气氛既紧张、又活跃;既有悬念又有答案,还有专家解读,内容丰富多彩又扣人心弦。

    总而言之,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对汉字的学习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所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支持率,与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很大关系。人们不光是在听写中获得了乐趣,也在听写中增长了见识。他认为,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里让人们能够重新审视汉字的魅力,是汉字听写大会的现实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