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落幕成人听写团正确率仅为8%

09.10.2014  04:47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届央视《汉字听写大会》决赛上,成人听写团的正确率仅为8%,这还是因为聚齐了复赛以来每场成人听写团正确率最高的最佳个人,才得以提升。事实上,电视机前的大多数观众恐怕在选手们写出正确字形之前,都很难复述出拗口的读音。那么组委会希望的“焐热”汉字的目的达到了吗?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用到的生僻字又真正能从书本里走入生活“起死回生”吗?

    比赛应该这么“”吗?

    第二届《汉字听写大会》观众明显感觉题目难了,“高冷”、“考古癖”、“语文奥数”等评价屡见报端。然而与之相应的是,赛场上的小学霸们的表现比去年更令人瞠目结舌。总决赛上,一些考题连季羡林的弟子钱文忠都惊呼“不认识,也从来没见过”,但小选手写起来果断、坚决,落笔无悔。看着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表现优异,教育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却并不为之兴奋,反而竞相提出种种隐忧。质疑节目组故意提高难度,让参赛学生再次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建议作为一档字词类节目应全面考核选手汉字能力,引导大众规范使用汉字,而不能误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能否写对生冷偏僻字以及写对多少生冷偏僻字来判定胜负。例如,有选手将“老妪”的“”字下面的“”写成了“”被判错,这就是很好的启示。专家建议,“越是简单、常用的字,越是严格进行考核,哪怕是倒插笔也判错,比起答对生冷偏僻字赢得掌声来,不是更有教育意义吗?

    针对这些质疑,大赛总导演关正文坦言在准备节目时便已经预测到会出现不同声音。但他坚称,比赛题库并未超出去年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范围在8105个汉字内。如果第一届听写大会是为了让观众亲近文字本身,那么第二届的口号“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则更注重文字背后的价值。

    此次比赛中,有一支由五名在华学习的异国少年组成的国际联队,外国学生站在中立视角,他们的观点或可参照。他们认为,《汉字听写大会》并不是咬文嚼字,生僻字对中国文化非常重要。中德混血的李玛克认为,越是生僻的汉字,越应被民众了解,“生僻字正是中文和其他语言文字最不同的地方,是它的文化根源所在,不应该被遗忘。

    冷僻字能“复活”吗?

    节目组在每场比赛的题库中挑出一个日常生活用语中已难再见的古词,在网络上推广,意图使那些封存在古籍中、呈冬眠状态的文字,重新获得生命,在网上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今早地铁上遇见一个葳蕤的女子。”“周末咱们上哪搴芳去?”焐热行动开始后,打开微博、朋友圈,时常会看到这种用“网络热词”造的“神句”。这些新鲜古词成了一种时尚,在都市白领当中尤为流行。首期焐热词汇“葳蕤”上线24小时后,参与者达到119万。第二期词汇“搴芳”,仅半天参与者就突破百万。总导演关正文认为:“这种呈现方式更具有互动性和网络特征,更能体现当代中国人传承祖先文明成果的普遍热情。

    在书面用语的范畴里,这些经过数月浸润在文字训练中的小选手们体会到了比赛总导演关正文的用心。关正文曾举例说:“比如‘笑纳’是特别宽泛的表达,而‘哂纳’则更有一种调侃的意味,当中传递出的幽默感是‘笑纳’不能涵盖的。而‘剀切’对于‘切中要害’的表达比‘恳切’、‘中肯’更为痛快果决,那种力度和快感也是别的词语难以替代的。‘哂纳’、‘剀切’的存在让我们在细微表意上多了一个层次,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他认为,在语言的美感营造上,词语的丰富性也功不可没,因为语言的美感和节奏、音韵都息息相关,如果词汇量少的话必然会破坏其节奏和韵律。比如“葳蕤”在古诗文中很常见,这个词语特别美,对节奏、音韵的调节是不可取代的。

    然而,在网络上焐热冷词的大多数人却是将古词嵌入口语造句。因此,冷词焐热行动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冷僻词汇是古代文言文书面用语,时过境迁后,已不符合现代汉语的发音习惯,读起来极拗口,写在正式文章里或可增色,但网络上发动全民造句,在全无语境的情形下,生硬混搭,显得也不严肃,被网友拿来搞笑,如此“焐热”难免尴尬。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