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永靖县坚持产业扶贫 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15.05.2015  21:45

   中国甘肃网5月15日讯 (通讯员 王可昌)近年来,永靖县始终把产业扶贫融于县域整体经济发展中,针对东西山区和川塬区不同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发展旱作农业、畜牧养殖、大棚蔬菜、经济林果、劳务输转等适宜产业,引导群众自身“造血”。

  东山片大力发展百合种植,全县百合留床面积达4.1万亩,年均出售百合1.4万吨,总产值达4.2亿元,户均纯收入3.5万元以上,百合已成为东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百合深加工、冷藏等产业,建成百合保鲜库6个,发展龙头企业2家,注册“关山宝德”、“关山红楼”等商标,永靖百合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兰州百合”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西山片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脱毒马铃薯、中药材为主的旱作农业,每年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推广种植全膜玉米30万亩以上、脱毒马铃薯16万亩以上、中药材8000亩以上,旱作农业占到西部山区粮播面积的85%以上,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依托旱作农业,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建成规模养殖场179个,新修和改造暖棚849座,羊存栏达到35万只,年实现养殖收入1.8亿元。川塬区大力培育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以休闲观光和农趣体验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业,以苹果、花椒、核桃、红枣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果业,使更多的农民变“菜农”、“果农”,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按照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工厂化的形式运作农业,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服务,打响叫亮“刘家峡”特色农产品品牌,有力推动了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三塬、岘塬、盐锅峡3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新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8万余吨,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蔬菜产业收入占到川塬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

  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普及和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积极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制砖”、“木匠”、“家政”等劳务品牌。近三年,先后培训农民工和“两后生”7.09万人(次),每年输转劳务4.75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