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武威市深入推进效能风暴行动纪实

16.05.2016  04:32

  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武威市委抓主抓重,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推动效能风暴行动深入开展。

   抓主抓重推进作风建设

  武威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全市部署开展了公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专项整治,不断加大对“懒政怠政”、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的整治力度,快查严处,严肃问责,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去年以来,市、县区共组织开展公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督查41次,对72个单位和105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列为2015年民评重点评议内容,推动整改落实。同时,加强同市、县区“12345便民服务中心”的沟通联系,及时受理群众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的投诉,强化社会监督。去年以来,市、县区“12345”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投诉716件,办结689件,办结率96.23%;市效能办受理投诉48件,已全部办结。

  武威市始终将督查作为推进效能风暴行动的重要抓手,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了“453”督查工作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中心工作的贯彻落实。全年,市、县区共组织开展效能风暴行动集中督查75次,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凉州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落实“五禁”规定等省、市中心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查32次,定点督查督办4次,开展暗访10次,发出督查建议书74份,印发通报42期,对228个单位和201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同时,运用行权系统电子监察平台,对各级行政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干部存在的作风效能问题跟踪问效,及时查处,确保中心工作全面落实。

  武威市坚持“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的服务理念,采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座谈的方式,汲取各方面有益经验,对民主评议程序、内容、方法、问题整改等进行了探索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评议对象的确定上,向基层和一线延伸,将涉及教育、金融、通信、医疗、供电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行业列为重点评议对象。在评议方式上,除市聘、单位自聘效能监督员外,还从街道社区聘请了280名基层群众代表全程参与评议,创新增加了“政务服务公开日”活动和现场调查评议2个环节内容。在畅通群众参与渠道上,增加了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在质询测评上,明确规定被质询单位“一把手”不到场不开评,服务对象代表达不到规定人数不开评。在问题的整改落实上,形成了“部署—落实—检查—反馈—整改—回访—再整改”的长效机制。在结果运用上,将评议结果纳入了年度县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赋分。评议期间,共召开质询会40场次、“政务服务公开日”活动40场次、民评问题整改汇报座谈会40场次,有3.7万人次参与了网上测评投票,通过多种途径共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7000余条。

   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武威市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去年以来共承接省政府部门和中央在甘单位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51项,分三批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04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至334项,精简率70.3%,将3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这一审批类别。

  加强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各批次承接、取消、下放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综合运用政务信息公开应用系统、行政审批业务应用系统、电子监察应用系统,全面加强审批管理。先后4次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各县区、市直和中央、省属在武承担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存在的6个方面的38个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

  积极推进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建设工作。印发了《武威市权责清单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推行全市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三张清单一张网”工作方案》和完成了市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自查清理、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市政府各副市长分口逐部门审核等环节任务,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已向社会发布,共梳理权力事项3293项、责任事项23368条、追责情形30585条,编制公共服务事项167项。对各县区权责清单审核工作进行指导培训,目前均已向社会公布。

  积极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进程。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打造法治政务环境的实施意见》,将凉州城区城市土地、建设管理权下放凉州区,完成了公安交警及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

  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程序和时限进行清理压缩。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均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办结时限由19.21个工作日压缩为9.4个,平均缩短51%以上。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工商、国税、质检实行“三证合一”,办事效率明显提升。

   便民利民优化政务环境

  武威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理清了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具体范围和内容,对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进行了全面整改,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和政务微博。制定并严格执行《武威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武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等制度,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全市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2375条。

  武威市对全市年度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完善,把“工作落实年”的抓落实情况纳入“三项指标两套体系”考核办法,制定《关于全市贫困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办法(试行)》。把扶贫开发作为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和检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点,按照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和保障“六个精准”的要求,全力推动扶贫攻坚任务的落实。

  不断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按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规范(试行)》等4个规范文件要求,不断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事项30603件,办结30600件,办结率99.99%。建成了全市101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303个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并投入运行,进一步完善了“12345”便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市、县区“12345”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各类咨询投诉事项730件,办结709件,办结率97.12%。

  加快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和监督平台建设。以正在建设的电子招投标“一网八系统”为基础,加快推进电子辅助招投标工作进程。目前已实现网上审核招标项目、网上发布招标信息、网上投标报名、网上预约开评标场地、网上自动抽取专家等功能,下一步将逐步实现网上收退保证金、网上开评标、远程异地评标,并制定了交易流程、工作职责等配套制度。共进场交易项目2358项,交易总额121.55亿元。

   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

  武威市建立健全了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保证决策权限合法、程序合法、实体合法。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立了依法行政工作实绩档案管理制度、政府法制监督与行政监察联动工作制度以及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和“双随机”抽查机制,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城市管理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颁发了古浪县、民勤县和天祝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证。

  全面梳理部门执法权,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开展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清理和整合规范工作,全市共确定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单位516个,行政执法人员6872名。

  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2013年、2014年的罚没收入收支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坚决纠正以罚定支、返还罚款、下达罚款指标,将罚没收入作为人员工资、工作经费来源以及变相使执法经费与罚没收入挂钩的做法。

   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见效

  武威市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印发《武威市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53项重点工作任务,逐项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强力推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认真落实省委“3783”和市委“4883”主体责任体系。市委常委会20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及时部署重点工作。市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认真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2015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全面推行“四述”制度,各级各部门逐级开展约谈,深入推进主体责任在基层的落地工作。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着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76名县级领导干部及时报告了婚丧喜庆等有关事项。

  根据省上“1+17”精准扶贫方案,结合实际制定了“1+17+2”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级领导担任主任的19个精准扶贫专项工作实施办公室,具体承担省上政策方案的对接落实。梳理完成了《武威市精准扶贫攻坚任务汇总表》,形成了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村到户的任务指标体系。从各双联单位抽调整合1672名干部组建了322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贫困村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在古浪县召开了全省“财政+金融+贫困户”发展模式经验交流现场推进会,总结和交流了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有关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