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 3658亩旱地变成水浇地

11.12.2015  02:28

    ”,村民们出门走上十七八里路,就一脚踏进了武威市天祝县的地界。12月4日,记者走访三岔村。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里土地宽阔,但是缺乏精耕细作的水浇田。“昔日,村民完全靠传统种植靠天吃饭,一口水成为制约全村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该村党支部书记白文俊介绍说。可现在不同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侨联、永登县粮食局、永登县扶贫办等单位双联帮扶三岔村,“三岔村今明两年的重头戏是发展3658亩的水浇地,种植优质饲草,另外还要开垦绿麦、燕麦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田,着力发展黄贮饲草。”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三岔村的联扶工作队长魏晓锦介绍说。

    水从哪里来?永登县委宣传部部长刘宗斌包抓三岔村,他介绍说,经过协调,“引金入松”水利工程中,将为穿境而过的三岔村分来一渠水。这一渠来之不易的水,将为村庄披上绿装,村民们发展富民产业的劲头足了。“3658亩山地旱变水,解了永登县三岔村村民的烦心事。”该村村民拜生山乐呵呵地说,乡亲们以前想发展,苦于找不到出路。现在,所有的“疙瘩”从一根绳子上解开了,有了水地,村民们尝试种植燕麦、土豆,产量猛增。双联帮扶单位从富民产业培育抓起,投资34万元修建养殖暖棚85座。这个数字正好与该村3社农户的户数吻合,3社一户一座养殖暖棚,养殖高山细毛羊。该村主任高海全介绍说,一座暖棚成本1万元,村民自筹了6000元,剩余的4000元由扶贫资金予以支持。群众的负担轻,积极性自然很高。来自该村的一组数据表明,目前,全村培育饲草种植户332户,涉及人口1311人。还有9555亩地,用来种植洋芋、豌豆、小麦,其中320亩地地膜洋芋全部种成了种薯,22吨的种薯发往了天南海北,使得三岔村的精品种薯走向了全国。

    “要致富,先修路。”蔬菜销售需要路,该村包抓领导、双联帮扶单位齐心协力为村民们协调资金修路,这个协调40万元,那个筹措12万元,为村庄硬化了村道1公里,还铺设了3公里的砂石路,直接把村道“并网”到了“华干路”上,新修落成的道路两侧安装上太阳能路灯,村民出行不再难,更使得蔬菜销售有通途。

    记者实地走访看到,双联帮扶单位帮扶三岔村修建了村委会阵地、村道硬化、安装路灯、改造自来水入户管线,还为该村修建村级文化广场、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村卫生所。还提供扶贫资金、平价粮,并帮扶农户发展特色养殖。55岁的村民葛程咬苍老人养殖生猪300头,他在周边开设生肉铺、熟肉店,将这一行业做成了一条龙服务,年收入30万元,成了当地致富能手。村民张森养殖当地优质羊300只,年收入10万元,成为带领群众发展养殖的带头人。坪城乡乡长高文全介绍说,市中院还为三岔村等帮扶村庄的学子们开设了“天平助学金”奖励制度,每位二本线以上的高考学子都获得了天平助学金3000元左右的奖励。

    三岔村的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村委会的小院里、乡亲们的农家院墙上,绘满了富有正能量的各类绘画,不仅起到了美化家园的效果,还将真善美传统文化的精髓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千家万户。刘宗斌介绍说,永登县委宣传部邀请县城内的绘画名家们深入到全县的各个乡村绘制了千余幅墙体绘画。“行家里手们应邀走乡村,顶烈日、冒风雪,为乡亲们绘制了喜闻乐见的作品,走到哪里都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他说。 □记者张旭永特约记者满自文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