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民众之“水缘”:从山沟“藏水”到屋内取水

26.10.2019  17:01

图为定西市香泉镇陈家屲村村民马为民在家中取水。 艾庆龙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25日电 (艾庆龙 张婧)中午时分,甘肃定西市香泉镇陈家屲村家家户户开始做饭。村民马秀兰打开水龙头,接好半盆自来水,呼喊着丈夫马为民前来洗菜。正在擦拭藏品的马为民闻声而来,他将蔬菜清洗数遍才送进厨房。

  “以前,吃水都需要去山沟中取水。”65岁的马为民看着如今吃水、用水如此简单,不由感慨万千。他回忆说,儿时,农忙时,大人无暇顾及家中,小孩们则需要早起去山沟中担水,那时他的肩膀时常出现红色印记并隐隐作痛。

图为马为民房前的雨水收集处。 艾庆龙 摄

  “排队担水,是最为难的事。”对于和马为民同辈的村民来说,红色泥土制作而成的水窖是支持一家人生存的必备设施,在“水贵如油”的当时,“一水多用”甚至循环使用是无法抹除的农村记忆,拥有一口偏黄、偏黑氟斑牙齿的村民便是亲历者的印证。

  在马为民的房前,管道连接着屋檐,管道下便是收集的雨水。如今虽不再愁吃水问题,但长时间保留下习惯至今还能找到“影子”。

  据了解,20世纪末,甘肃省中东部地区遭受大旱,造成了农业大面积减产、绝收,在此情况下,官方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经历过雨水集流时期的马秀斌,现是陈家屲村村主任。他介绍说,当时,家家户户建立屋顶和庭院集流面,打两眼水窖,除保证正常用水外,还能灌溉院落农作物。

  马秀斌告诉记者,在极度缺水的村庄中,能娶媳妇标准更加侧重水窖的多少。

  陈家屲村缺水状况,也是定西发展的缩影。据官方资料显示,该市人均占有自产水资源量540立方米,资源型、工程型缺水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农村民众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当地官方头等大事。

图为内宫水厂净化水质的一道程序。 艾庆龙 摄

  定西官方立足改善民生,先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引洮配套农村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目前,该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1%以上。”定西市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于登高介绍说,定西是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主要受益区,目前,受益区安定、通渭等五县区160.1万城乡居民和10余万亩旱地用上了引洮水。

  于登高表示,定西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农村民众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在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中,属多方合建项目的内宫水厂,按现代化水厂模式建设,采用了进口自动化控制系统,目前已累计安全运行1600余天,日均供水量达到3.5万方,累计供水量约5010.7万方。

  “水厂生产工艺为地表水常规强化水处理工艺,即原水通过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工艺环节后进行加氯消毒至出厂水质达标。”定西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彦仁介绍说,此前,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西安监测站对出厂水106项指标进项检验,其水质指标100%均优于国家标准。同时,通过公司水质化验中心自检及市、区两级卫生防疫部门抽检,其出厂水质均稳定达标。(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史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