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推定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学术报告会暨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召开

24.10.2016  17:19

      本站讯       近日,科技助推定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学术报告会暨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定西市委副书记郑红伟出席庆祝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中林、市政协副主席王锁等到会祝贺,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王守俊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水土保持局党组书记、局长郭荣祥致欢迎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建恩教授,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博士生导师赵传燕教授,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广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资环学院、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平凉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等院所领导、专家学者和黄河水土保持天水治理监督局、甘南州水土保持局以及甘肃省定西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定西市有关单位代表和定西市七县区水土保持局有关人员共80多人参加。

 

      生态环境酷劣、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是长期制约定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和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为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历届地委、行署和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新安排山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和基础性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土保持和植树种草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60年来,定西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稀缺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基础条件得到基本好转,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农民收入得到稳步增加,定西初步走出了一条在严酷自然条件下,由基本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自1956年建立以来,全体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立足西北60年、扎根黄土一甲子,在陇中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针对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最直接的,转化的速度是最迅速的,转化的效果是最显著的。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虽然在辖属关系和级别层次上发生了多次变换,但是在担当使命、履行职责上始终坚持科研方向不变,队伍不散,节律不乱,用执着的追求和不息的实践为定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肯定与尊重。正是有了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和生态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定西的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2015年,全市退耕还林1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6%;累计兴修梯田6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4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了51.5%;惠及定西146万城乡居民的引洮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一大批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精品示范典型成为展示定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和一张名片,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作为我省最早成立的水土保持科研机构,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重点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与基础理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应用技术研究和水土保持及雨水利用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引种选育了一大批适宜本区域种植的水土保持优良树种。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各类科研项目和课题160多项。在取得的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项,国内领先15项,国内先进1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省科技进步奖9项。其试验基地安家沟流域作为甘肃省管辖的黄土高原水蚀区唯一的国家综合控制站,承担着“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一期和二期监测工作;承担着国家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甘肃省管辖部分的地面观测任务。正是有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定西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堪称全省乃至全国水保战线的一面旗帜。

 

      当晚,展现定西市水保所职工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及建所60年变化的“庆祝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成功举办。 (定西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李旭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