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山里孩子的“筑梦课堂”

29.12.2017  03:26

互联网连接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也连接着乡村孩子的梦, 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中咀岭村,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方式,通过开通网络直播课程,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们通过网络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12月15号早晨,积石山县落下了一场大雪,天气格外寒冷。可在当地的中咀岭小学彩虹班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遍了整个校园,小小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温暖,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堂别开生面的“网络直播课”。

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一根网线和一个两百元左右的USB摄像头组成的低成本设备,成为积石山县中咀岭小学“筑梦课堂”的“三件宝”。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投影链接网络教师,本班教师担任助学,共同构成跨越时空的网络“双师课程”。网络那头,来自上海的老师正在给孩子们悉心开展“彩虹花晨读”的课程,网络这头,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认真地学习着老师教授的一字一句。

中咀岭小学是积石山县高海拔山区的一所农村全日制小学,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师资力量也十分匮乏,学校的艺术教育一直以来是个短板,从事教育工作23年的李向龙校长为此很是烦恼。今年1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互加计划”,了解了网络直播课程,便萌生了让孩子们也上上网络课程的念头。

一想到孩子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李校长迫不及待地回到学校,提出要开通网络直播课,可老师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李向龙并没有放弃,他认真地进行着网络直播课的准备工作,也和老师们积极交流探讨,同时还给网络课堂起名为“筑梦课堂”。今年9月份,中咀岭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迎来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堂网络课。但期盼已久的网络直播课开展起来,并不如李校长预期的那么顺利。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校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网络直播课开展的如火如荼,中咀岭小学也从“互加计划”面向全国的大课表当中,选择了十门课程进入到学校的常规课表当中,孩子们对这些课程表现出极大地兴趣。马建吉是三年级彩虹班的班长,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主动和记者谈起自己上网络直播课的感受。

一回到家,马建吉就迫不及待地跟母亲杨哈支来展示自己的奖状和科学课上的小发明。

互联网的优质资源与当地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相结合,为传统学校的课堂注入了新活力。在学习网络直播课程的过程中,中咀岭小学的孩子们还参加了由麦田计划教育基金会主办的“我眼中的春天”全国网络绘画展,37名学生获奖,学校组织参加的浙江校园文化小学组作文比赛中,有10名学生获得了省级奖项。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贫困偏远山区的孩子享受到全面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每个心系教育事业发展者的梦想,而“互联网+教育”就为农村地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座桥梁。

记者手记:因为条件的制约,网络是很多山里孩子的奢望,在采访中,我们被孩子们面对网络时的新奇感和饥渴感深深感染着,对于大山的孩子来说,“筑梦课堂”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山外世界的窗口,让山区孩子们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记者:高晨凯,临夏台,刘永辉,苟裕光,边小磊,尤苗苗

甘肃台报道。

甘肃新闻·聚焦全省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