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谱写民生曲 ——甘南州“十二五”民政工作发展综述
“十二五”期间,甘南州牢固树立“人民利益至上、民族团结第一、民生改善优先”的民政工作理念,紧扣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主线,以落实为民办实事为重点,狠抓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受灾群众生活救助等“三民”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使全州各项民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增进人民福祉,稳定民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救助得到优化 保障水平逐年提升
甘南州城乡低保工作起步较晚,经过五年的努力,各项救助机制逐步健全,救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深入开展了农牧村低保清理和规范活动,从2013年底开始,对全州所有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情况、人员构成、收入等逐一核实,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予以清退,对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两年来,全州通过入户调查、信息比对等形式,先后复核低保对象7.18万户、20.82万人,查处城乡低保工作中违法违纪人员5人。
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保障标准连续五年提高。城市低保方面,合作市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89元提高到424元,夏河等其他七县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67元提高到383元。农村低保方面,保障标准每人每年从850元提高到2434元。农牧村五保供养方面,保障标准从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114元。截至目前,全州有城市低保对象14929户、36228人,农村低保对象57897户、168624人;农牧村五保供养对象3959户、4170人。2011年以来,全州累计支出城市低保金5.24亿元,农村低保金9.49亿元,五保供养资金5411.2万元。
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救急难”得到改善。2012年以来,全州对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城市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给予分类分级全面资助。同时,以“双联”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救助病种从7种增加到26种,并在救助过程中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五年来,全州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1.43亿元,救助困难群众76.75万人,发放临时困难救济金1970.5万元,救助65729人次。
救灾应急能力提高 灾害预警及时高效
由于甘南州特殊的地形、地理及气候环境,干旱、风雹、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五年来,州、县、乡、村四级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在救灾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各级灾害应急机制启动有序,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救灾联动机制逐步建立。州、县、乡三级政府均加强了对灾害预防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减灾委成员单位之间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应急响应救援能力不断提升,各类突发自然灾害处置应对有力。充实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使救灾装备得到优化。灾害预警和信息报送及时高效,全州建立了村级灾害信息员队伍,2750人被聘为村级灾害信息员。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型宣传活动,五年来,全州累计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单20余万份。
社会福利长足发展 双拥优抚力度加大
“十二五”以来,甘南州抢抓国家扶持藏区政策机遇,以项目实施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先后投资1.29亿元,新建和改扩建社会福利机构13个、敬老院17个、五保家园3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09个、养老床位1278张,为社会化养老创造条件。
2013年,甘南州将提高孤儿生活补助标准纳入了州级民生实事,全州928名孤儿的生活补助金每月平均提高160元。通过落实孤儿生活费自然增长机制,5年累计发放资金2372万元,孤儿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全州认真落实国家双拥政策,大力开展军地共建、双拥模范城(县)争创、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双拥工作,强化了军政军民团结,提高了双拥共建水平。全州累计投入337万元,对9个烈士陵园和1个烈士纪念馆进行了维修;州、县先后投入5486.6万元,无偿划拨土地713.3亩,为驻地部队新建营房和训练场地1.93万平方米,援建军营图书室10余所,配套图书5万余册,并在春节、元旦和建军节等节日开展拥军慰问。(记者 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