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天然”民族音乐遇挑战 中国积极搭建平台保护传承

27.06.2014  12:06

    新华社兰州6月26日专电(记者张文静、郭刚)荡气回肠的山歌、激越高亢的花儿、辽阔悠扬的渔歌、清新婉转的小调……没有任何声部、乐器的伴奏,这些民族特色鲜明的原生民歌一遍遍地回荡在松鸣岩国家级森林公园幽静的山谷之中,徐徐展开了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民族风情画,吸引着当地万余名各族群众扶老携幼地驻足倾听。

    由文化部主办的最高级别民族民间音乐比赛“第七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26日在花儿传承基地甘肃省和政县松鸣岩镇拉开帷幕。来自广西、湖南、贵州、云南、陕西等全国18个省份和甘肃省内外16个高等院校共167名歌手角逐这场民歌盛会。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介绍,此次参加比赛初评的选手总人数达到了1098人,涵盖了32个民族,是历年来报名人数最多、民族最多的一次民歌大赛。“这也是民歌大赛举办以来首次在基层举办,目的在于让民族民间音乐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更接地气,让传统文化‘活’在百姓心中。

    “希望我们纯天然的演唱可以让老百姓能‘听’出不同民族的别样风情,从色彩纷呈的民族服装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文化。”来自甘肃和政年仅18岁的参赛选手苟喜霞告诉记者,对她来说,民歌大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重要的是它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和保护搭建了一个平台。“期待通过演唱,有更多人认同并喜欢‘花儿’。

    作为中国音乐体裁的一种,民歌是通过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以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各民族别具风格的民歌记录和反映了他们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谓展示民族风情的“移动档案”。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这种靠口头传承的传统民歌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不再“富有”,甚至有民歌比如“伐木号子”“排筏歌”等已处于濒临消亡的险境,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面临挑战。

    李松坦言,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遭遇挑战的另一个原因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社会文化生态会不自觉把大众的创造相对边缘化,强调明星或个人,反而将传统民歌这样有地域性、有悠久历史的群体性智慧和创造淹没。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尤为明显。

    但李松也表示,随着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老百姓对民族文化意识的提高,这种濒临消亡的现状得到改观。他说,近几十年来,除了举办民歌大赛等大型文艺活动为保护传承搭建平台外,文化部门还走访调研了多个民族地区,调动数以万计的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了40万首传统民歌,出版了4万首代表性极强的优秀民歌。“不能让优秀文化传统消失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对保护工作带来的成效,李松甚为欣慰。“从此次民歌大赛参赛选手年龄来看,大多为20岁左右。这些年轻人成为传承和保护民歌的新鲜血液,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据介绍,近年来,为推动传统民歌等民族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和创新,各个地方政府都用实际行动拯救濒临消亡的民歌。仅以甘肃为例,自2004年起,当地就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通过普查民族民间音乐第一手资料,整理、分类出版音乐、录像、文字,建立保护体系等措施,使一大批珍贵的民族民间艺术薪火相传。

    目前,在这个拥有回、藏、东乡、裕固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地区,民族音乐发展沃土丰腴。和政“花儿”就是保护工作“受益者”。如今,当地已成立了花儿艺术学校和艺术团,编排了花儿剧、花儿舞蹈,编辑出版了《甘肃省和政民间歌曲集》《松鸣岩花儿曲令集》等书籍以及光盘。

    “民族民间音乐等所有文化传承不能仅靠部分人、主流社会或明星支撑,更需要依靠老百姓,毕竟最广泛的创造最有生命力。”李松说,期待通过更加系统的保护措施,让传统民歌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深深植根在老百姓心中,逐步重塑辉煌,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