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

26.01.2015  01:26

  原标题: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

  王三运刘伟平讲话 冯健身出席 欧阳坚主持

  1月24日,王三运、刘伟平等亲切会见受表彰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记者张铁梁

   中国甘肃网1月2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 徐爱龙)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昨天在兰州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我省民族工作取得的成绩,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研究部署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进一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奋力开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欧阳坚主持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笑虎宣读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冉万祥作总结讲话。

  省领导冯健身、连辑、吴德刚、泽巴足、咸辉、张晓兰、虞海燕、马青林、德哇仓、梁明远、路志强等出席会议。

  会议对100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200名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王三运、刘伟平、冯健身等为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颁奖,并在会前与大家合影留念。

  王三运指出,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科学分析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和民族区域自治等重大问题,思想的深刻性、现实的针对性、政策的鲜明性都非常突出,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理论观点,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省民族关系总体和谐,民族团结基础牢固,民族工作成效显著,民族地区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牢牢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不动摇,把问题和短板搞清楚,把重心和方向定位准,把思路和举措谋划好,努力把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王三运强调,要加快全面小康进程,紧密结合我省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找准着力重点,明确发力方向,确保到2020年民族地区与全省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四抓三强化”,即发展抓项目、扶贫抓产业、民生抓教育、动力抓改革,强化基础支撑、强化造血功能、强化公共服务。发展抓项目就是要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难得机遇,依托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以及“两个共同”示范区等平台载体,深入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以项目工作的强力推进拉动投资、培植财源、带动就业、促进发展。扶贫抓产业就是要持续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正扶到根子上、扶到关键处。民生抓教育就是要着眼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稳定增加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工资性收入,以人口素质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带动形成“人人就业”“大众创业”的局面。动力抓改革就是要注重强化总体部署谋划、阶段工作安排、重点任务突破、狠抓落地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强化基础支撑就是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战略位置,完善交通骨干网络,推动与周边省区的互联互通,畅通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提供支撑;强化造血功能就是要坚持“增智造血”“兴业造血”“融资造血”,强化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和发展意识,搞活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进一步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就是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王三运强调,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始终高扬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更加突出争取人心。坚持重在平时、抓在平常,重在交心、以心换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要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提高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能力。要注重创新载体方式,创建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社区、乡村、单位、学校,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引导性和实效性。要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坚持把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始终保持高度政治警觉,坚持守土有责,筑牢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的钢铁长城。

  王三运指出,民族工作涉及面广,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要不断强化各项保障,严格落实责任,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我省民族地区落地生根。要强化政治保障,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正确处理全局工作与民族工作的关系,全面落实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各项任务,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推动落实的能力。要强化队伍保障,大力选拔对党忠诚、关键时刻敢于发声亮剑、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干部,大胆使用政治过硬、敢于担当、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造就既懂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又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和复杂环境能力的干部梯队。要强化作风保障,抓好中央和省里做好民族工作《意见》的落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优良作风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奋力开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刘伟平就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牢固树立重视民族工作就是重视全局工作、做好民族工作就是做好发展稳定工作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二要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各有关部门和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梳理国家支持政策措施,狠抓政策落实,确保政策不缺失、不缩水、见实效,同时抢抓国家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给予倾斜支持的难得机遇,积极争取新的政策,充分发挥各项政策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形成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三要着力夯实发展基础,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特色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四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重点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加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协调推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五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培养各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奋力开创全省民族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