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冻死街头,救助为何总是失灵?

23.12.2014  17:15

  一早,露宿南京街头的安徽人老崔,被发现肢体冰凉,没了呼吸。这名47岁打工者的离去,在安德门周边的打工、流浪人群中,并没引起太多的关注。大家依旧忙着自己的事,天渐渐黑下来时,他们又来到桥洞里、屋檐下,瑟缩着度过又一夜。这个消息让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叹息又无奈。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发现,救助站本可成为无着人员在寒夜中的避风港,但很多人选择拒绝。“我们不想把时间耗在救助站里。”这是民工的心声,也是救助工作面临的尴尬。(12月22日《现代快报》)

  年仅47岁的老崔在寒冬里离去,几乎没有引起像他一样每天露宿的打工流浪群体的太多关注,倒是让救助管理站的人“头大”——面对“好意”民工总是选择拒绝。但天寒地冻露宿街头,不出事只能是偶然。

  我们暂且不说屡被诟病的救助站内部各种问题,会让求助者望而生畏,甚至是谈“”色变,导致“宁愿受冻挨饿也不愿意进站求助”。仅仅是救助站位置距离市区较远这个问题,就直接给有求助需求者带来不少“麻烦”。一方面,一些特殊人群“求助无路”,连救助站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怎么主动上门求助?另一方面,因为距离劳务市场太远,民工往返折腾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容易错过寻找工作的机会,他们拒绝进站救助也就不难理解。

  作为靠财政投入建设和运转、以帮扶和救助为己任的救助管理站,工作和服务能不能积极主动一些?例如,针对还没能找到工作,确需临时救助的农民工实行专项救助,开通“求职专车”,让他们彻底放下顾虑,能够坦然地接受救助站的“避寒邀请”。毕竟,冬天是短暂的。

  每年寒冬来临之前,几乎各地都会一再重申“做好城市流浪人员的越冬工作”,筹集足够的保暖物资、食物和药品;每每发生有弱势人员被冻死街头事件,就会组织民政、公安等多方力量,加大巡查力度,开展地毯式排查。殊不知,这些年复一年的措施总是一次又一次失灵,让许多无辜的生命在无奈中逝去。救助为何总是失灵?事前的防范为何总是不能到位,这些问题,拷问着当地有关部门的良心。

  文/任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