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编制“十三五”总体发展规划

27.05.2015  15:32

近期,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编制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的安排部署,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以现行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333”诊疗模式为基础,经过精心研究,编制了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并上报省卫生计生委。

规划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概括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二是分析了医院发展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制约发展的因素等;三是陈述了医院总体发展思路,包括重点专科建设等;四是分析了总体规划的可行性,包括国家、省上的支持政策;五是编制了2015年至2020年拟建设的重点项目情况及建设周期;六是分析了规划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按照甘肃省医改部署,省二院确定了“做精做强西医优势学科,发展壮大中医药特色,建设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精神卫生中心,坚定不移地走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发展规划,借助西医综合医院的优势和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省精神卫生中心三个平台,确立了“西医+中医+心理”三结合的“333”综合诊疗模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医院发展的模式,医院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省二院将全面依托西医、中医、精神卫生三个平台,继续以“十二五”时期确定的发展道路和诊疗模式,加快发展。一是外科以急诊创伤外科中心和骨科、神经科、介入医学与肿瘤科、普外科、心胸外科、腔镜科、重症医学、泌尿科、肛肠科和整形美容、眼科、耳鼻喉口腔等为主建设外科重点专科;内科以心内科、消化科、呼吸科、老年科、内分泌科、血液病等为主建设内科重点专科。二是加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以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临床医学中心、省中西医结合睡眠障碍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便秘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心、中医内科、中医风湿骨病、中医康复、中医针灸和中医肺病、中医美容、中医颈肩腰腿痛专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医骨科、中西医结合儿科、藏医科建设为重点。三是加快省精神卫生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建设心身疾病科、中西医结合精神科、老年精神科、儿童心理科、睡眠障碍科、成瘾治疗科等重点专业病区和社区康复站。开展催眠疗法、家庭疗法、森田疗法、精神分析、宣泄、沙盘和团体疗法等多种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采取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失眠、青春期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妇女产褥期、更年期精神障碍、进食障碍及退休综合症等精神类疾病。四是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按照国家关于健康发展的有关政策,针对老年人患慢性病多、心理脆弱和西医、西药疗效有限等问题,借助“333”诊疗模式,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开辟中西医“医养结合”病区。

规划提出,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医院将对基础设施进行分期改造和建设。在2015年至2017年,对外科楼、门诊楼、内科楼、中医楼等进行功能改造,改善医疗和就医环境。2017年至2020年,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建设中西医结合综合楼,设置中西医结合医养病区、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中医药(藏药)熏洗治疗中心、营养膳食和中药药膳制配中心、全科医师培训和中医适宜技术训练中心等。

    规划指出,医院中西医结合综合楼和门诊、住院楼建设和改造完成后,医院总建筑面积将达到9万平方米,符合国家《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要求,门诊、住院环境将达到省级医院应有的设施要求。医院西医、中西、精神病诊疗功能区域将全面建立。省精神卫生中心、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都将达到省级机构所要求的标准,将能完全承担国家和省上重型精神疾病的防治和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与研究任务。医院也将在国家支持的“医养结合”服务方面发挥作用,医院的门诊、住院人次和服务量将达到最佳和最经济水平。(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