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名医大讲堂”活动——耿家庄社区

20.04.2015  13:44

商报讯(首席记者  金奉乾  实习生  王少康)  一份承诺,一张笑脸,一个上午的健康咨询与义诊服务,犹如这个春天里的阳光,让社区百姓感到温暖和幸福。昨日上午,“西部商报·名医大讲堂进社区”第十五场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在兰州市耿家庄社区举行,来自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的专家们为上百名社区居民送去健康知识和免费义诊服务。         
  昨日上午8时30分许,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祁琴、口腔科医生胡杰琛、眼科医生张希娴来到了活动现场,3位医生还未将各自准备的宣传材料摆上桌子,10多位社区居民已经围在了她们身边。“大家不要着急,患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等疾病的找我看,患眼病和口腔疾病的找张希娴和胡杰琛……”身穿白大褂的祁琴医生当起了“导医”。
  记者发现,3位医生对这次进社区活动都做了大量准备,她们从临床角度搜集、整理了许多防病资料,现场给老百姓普及宣传。她们拿着《认识高血压》《心动过缓的注意事项》《糖尿病日常预防》《认识口腔疾病》等宣传彩页,为社区居民认真讲解日常生活中防病健身知识。做完健康知识咨询后,3位医生又投入到了忙碌的现场义诊服务当中。一个上午,3位医生没喝一口水,她们始终微笑着为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咨询和免费义诊服务。
  故事  看到《西部商报》报道  一家三口来看眼病
  昨日上午9时许,张先生来到名医进社区活动现场。省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张希娴热主动情地询问:“先生你好,你有什么问题要咨询吗?”“医生,我的右眼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视力突然下降,看不清楚东西。我在《西部商报》上看到今天早上有眼科专家到耿家庄社区义诊,一大早我就找过来啦!”张先生说。
  张希娴听完后立即拿出简易检查设备对张先生的双眼进行检查,“你的眼底有问题,可能是黄斑,这次义诊没有带大型的眼科检查仪器,我建议你尽快到正规医院的眼科进行检查治疗。如果确诊是眼底黄斑要马上接受治疗,不能延误。”张希娴说。
  上午10时20分,一位自称家住盘旋路的王女士带着8岁女儿来到活动现场,她说:“我女儿最近看电视老是斜着眼睛看,不知道是咋回事?我的眼睛视力也很模糊,趁这次义诊的机会希望省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专家给我和女儿检查一下。”张希娴医生听完后热情地为这对母女检查眼睛。检查结束后,张希娴对王女士说:“你的眼睛没有太大问题,可能与屈光不正有关,建议你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你女儿的右眼属于斜视,孩子年龄小,你一定要及时带孩子进行矫正治疗。”  让人感到吃惊的是,王女士给自己和女儿检查完眼睛之后,竟然向张希娴医生询问一个多小时前来过的张先生情况。原来,王女士与张先生是夫妻,由于家中还有80多岁的老人,张先生要回家为老人做饭就没有等王女士和女儿,一个人先到活动现场。看了4月18日《西部商报》的“名医进社区”的报道我们才从盘旋路赶过来的,非常感谢报社联合省级医院举办这样的惠民活动。”
  提醒  高血压治疗不可忽视的五大误区
  高血压目前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之一,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普遍存在着“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现象。有些高血压病人吃药以后往往满足于血压值的降低效果,但未达到目标值。昨日,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祁琴专门提出高血压治疗中常见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血压高一点没什么。
  大量观察研究证实,血压即使稍微高一点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会明显增加,对于高血压千万别采取不在乎态度一定要认真对待。
  ●误区二:降压药物停停吃吃,不能坚持。
  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只有长期坚持服药,才能有效减少其危害。停停吃吃,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误区三: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       
  ●误区四:降压过快过低。
  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五: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