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沙漠"造林人":十二载植绿面积达28000亩
视频:沙尘暴策源地“人沙大战”:造林12年盼绿洲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5月16日电 (南如卓玛 张婧)进入五月中旬,甘肃民勤沙漠今年春季的治沙压沙工作临近收尾。一株发芽的梭梭苗、夕阳下压沙人肩扛铁锨排成一排走过沙丘的背影、沙枣花开……37岁的马俊河每日通过朋友圈记录沙漠中的“点滴绿色”。这是他号召全国各地志愿者参与“拯救民勤”治沙压沙的第12年,在沙漠中种树面积已达28000亩。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34%,民勤也是中国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这里的人世世代代与沙抗战,向来都是“沙进我退,沙退我进”。
图为马俊河组织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加入“拯救民勤”造林治沙计划。(资料图) 钟欣 摄“作为民勤人,每一个家庭都是从爷爷的爷爷辈开始,就知道治沙压沙。”马俊河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回忆:“爷爷那代人,跟我现在岁数差不多,也是三十多岁时,种沙枣树。现在,在民勤看到的很多沙枣树,就是爷爷那辈人种下的。”他说,如果不是一代代民勤人种树压沙守护这片绿洲,恐怕沙漠早已掩埋农庄。
2004年,在外地打工的马俊河,偶然间看到一篇关于写民勤生态的文章称“民勤县有可能17年以后,将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当时很受打击,算一算,也就是我还不到40岁的时候,我的家乡就要没了,心里很慌。”马俊河说,当时他就辞职回乡,和朋友一起创办了“拯救民勤网”,想尽自己力做一些事情,不让家乡绿洲“缩小或者消失”。
图为2018南5月上旬,民勤沙漠上压沙的女人。 南如卓玛 摄在做“拯救民勤网”的两年时间里,马俊河大量了解了关于民勤生态的信息。“我自小生长在这里,过去,对于荒漠化这种自然形态已经习以为常。通过近几年学习了解荒漠化的成因、民勤生态现状,愈发觉得迫在眉睫,每个人都得行动起来。”
2007年开始,马俊河开始行动,首先租了上百亩地开始试验种树造林。“当时的想法是,不管以后结果怎么样,我们作为当地的年轻人,至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说,这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一直坚持到现在。令他欣慰的是,现在,每年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他的“拯救民勤”造林计划,参与治理民勤生态。
图为马俊河与沙漠上种植后长成的梭梭林合影。(资料图) 钟欣 摄过去,民勤种沙枣树最多,现在,更多的是种植梭梭树。马俊河说,和爷爷那辈相比,现在技术条件成熟了,梭梭树在荒漠里适应性很强,在绿洲外围种梭梭树,对村庄和农田的保护作用很明显,梭梭林长成后有助于防风固沙,风沙少了很多。
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征战史”。据悉,新中国成立以前,约有26万亩农田受风沙灾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迁徙他乡。1949年以来,历届民勤县委、县政府带领一代又一代民勤人持之以恒“战风斗沙”。
图为志愿者在民勤压沙。(资料图) 钟欣 摄据民勤县林业局统计,“十二五”以来,民勤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5.66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75.8万亩,工程压沙34.2万亩。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55.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封育成林78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7.91%,以“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2010年,干涸51年之久的民勤县青土湖重现碧波,目前水面达25.16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有效阻隔了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据国家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民勤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分别减少6.26万亩、6.76万亩,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逐年减少、减轻趋势,整体处于遏制、逆转趋势。
图为马俊河和压沙人中午在沙丘上“西瓜就着馍馍”吃午餐。(资料图) 钟欣 摄民勤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张世虎告诉记者,随着一代代人的治沙压沙,现在的民勤沙尘明显少了,风沙也小了。他说,在20世纪90年代,风沙大的时候,农民种麦子、西瓜、玉米、向日葵这些作物,有时一场风就埋掉了,还得重新再种。风沙大的时候,铺下去的地膜和肥料,都吹跑了,现在,很少看到这样的景象了。(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