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林业局植绿富民当先锋

07.07.2016  13:49

      在巴丹吉林沙漠前缘的民勤县勤锋滩植被管护站科学利用水资源,建成设施经济林示范基地11个,这里也成了旅游景点。图为游客在示范基地游玩。

  民勤县林业局机关党委紧扣全县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千里沙漠大林带建设、万亩胡杨林试验培育基地建设、G569北仙高速公路通道绿化、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治沙造林、特色林果基地扩容增效、林政资源管理、林业改革等重点工作,为全系统各党支部定责任、定目标,督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发挥带头作用,为林业工作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民勤县林业局机关党委始终把党建工作与林业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推动林业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和“外治风沙,内建林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的建设方针,突出抓好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把生态建设的重点放在绿洲风沙沿线,对外围荒漠区实行封禁保护,实施封沙育林;沿边流沙区实施工程治沙,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绿洲边缘严重沙化区建设基干防护林带,内部配套农田林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形成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防护屏障和林业产业体系。截至2015年底,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万亩以上,发展特色林果业47万亩以上,完成工程压沙51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封育成林78万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7.7%。

  生态文明建设,“建管并重、严格保护”是关键。民勤县林业局机关党委一手抓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手抓林木植被资源管理,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健全各级护林组织,划定落实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四条“生态红线”,严格执行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野外放火的“五禁”决定,全力巩固扩大重点治理成果。同时,坚持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以双联行动助推精准扶贫和基层组织建设,组织系统120名党员干部到联系村、联系户开展帮扶工作,开展技术培训300多场次、赠送技术资料5万多册。围绕先锋引领行动,扎实开展“提质增效先锋岗”评树和“服务农户我承诺”活动,制定党员服务林果产业措施办法,大力推广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十项技术”,不断提高农户林果产业收入,夯实脱贫基础。

  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民勤县林业局机关党委以林业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把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举措,配套出台年度实施方案、扶持政策、技术规程、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大力发展以酿酒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示范推广以梭梭接种肉苁蓉为主的沙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构筑标准化生产管理、网格化技术服务及示范基地引领、加工企业带动、产销有机衔接的高效林果产业体系。目前,全县特色林果面积达到47.12万亩、人均2.01亩,培育发展沙产业5万亩,建成甘肃紫轩酒业民勤分公司、威龙公司苏武葡萄庄园、甘肃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民勤成功农业开发公司、北京东方腾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特色林果加工企业12家,年生产能力达到9万吨以上。(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