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篆刻

30.05.2014  23:33

   民国时期,全县有三四家从事篆刻的摊点。主要以骨、石、硬木、橡皮为原料,镌刻印章等,字体多为楷书、隶体、篆等。其中科学家刘卫石的作品享有盛誉,他曾在一双象牙筷子上创作了前后《出师表》微雕作品。为谋生计,刘卫石曾在南京以篆刻铭章接济生活,以弥补科研费用的不足。解放后,孙莅亭的篆体印章比较有名。
  八十年代艺术篆刻得以发展,业余作者增多。九十年代,全县有篆刻爱好者十余人,众多的作品得到发表,发展。同时,碑文篆刻之风日渐兴起。
  新世纪以来,篆刻爱好者日益增多,在地方性文艺刊物上推出多名作者的篆刻作品,其中杨双全、刘睿、周宁等人的篆刻作品经常在省市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