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善款也在媒体上向大众公示
10月16日,分别登载在《 甘肃 日报》、《兰州晨报》上的一则公示引起了诸多细心读者的兴趣。原来这则《甘肃省红十字会接收 云南 鲁甸6.5级地震捐款公告》公布了所有132笔捐款人的信息,大到24.37万元 ,小到1毛钱,无论捐赠款项大小,对每位捐赠人都通过公告给予诚挚的感谢,这在甘肃省红十字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捐一毛钱也能上报公示
当读者翻阅10月16日刊载于《甘肃日报》、《兰州晨报》上的《甘肃省红十字会接收云南鲁甸6.5级地震捐款公告》,发现不止一笔一毛钱的捐款时,不少读者的兴趣被瞬时点燃。“捐一毛钱也能上报公示?”成为这则公告大多受众的第一反应。
“该为 红会 的做法点个赞!”“捐款信息就该这样,透明及时。”也有读者心里暗自忖度:“这大概是有人在进行信任测试吧?”一时间,诸多热心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表达了对这则看似普通公告的看法。带着大家的问题,记者专程走访了甘肃省红十字会。
对于读者的反应,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李玉堂并不以为意。他笑言:“这样的反馈在意料之中。”他解释,从2008年“5·12”大地震至今,省红十字会已先后17次通过甘肃主要媒体刊载公众捐赠款物信息。此前的16次公示,多因灾害较重、捐款人数过众,报纸版面承载不下,未能完全将捐款人信息公布在报纸上。此次鲁甸地震,省红十字共收到企业、个人捐资132笔,数量不是很多,因而将捐款的全部信息登载在《甘肃日报》、《兰州晨报》,向 大众 公布。
登报之初,发现有3笔“1毛”钱的捐款时,省红十字会对于是否公布还是有所顾忌的。其一,“会不会因为捐赠数额小招致非议?”斟酌后,一个声音说服了大家:“爱心不分大小,如果13亿人,每人拿出一分钱都是1300万元”。其二,对受众有所担心,大家会不会由此引发消极的想法?觉得红会这样没有号召力啊?“虽说捐款最小的金额只有0.1元,但爱心没有大小之分,捐赠人本身的行为都是令人敬佩的。可以说,开放透明,不掩饰就是我们的态度。”最终李玉堂拍了板。
于是,在10月16日,本着“阳光、慎重”的态度,“捐款公告”还是如实呈现在两家主流媒体上。
越是小笔捐款,关注度反而更高
翻看《中国红十字会章程》对红十字会在和平时期履行职责有如下一项表述:“依法开展募捐活动;在公共场所设置红十字募捐箱并进行管理;依照 法律 法规自主处分募捐款物”……在公众对募捐活动高度关注中,这些“科普知识”日渐成为共识。但,共识毕竟是抽象的,捐款究竟流向何处,谁心里都会有一个个具体问题。谁捐的?捐多少?捐给谁?怎么用?一个个具体环节、一项项具体诉求,真切而不容回避。
其实,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甘肃省红十字会早在2013年10月正式运行了“甘肃省红十字会捐赠信息查询平台”(http://www.gsredcross.org.cn/)。通过该平台,自2008年以来直接向省红十字会捐赠过款项的捐赠人或社会公众可以查询到5·12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5·10岷县雹洪、台湾莫拉克台风、雅安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捐款信息。整个捐赠信息情况包括捐赠人姓名、捐赠金额、捐赠意向、捐赠票号、捐赠日期以及捐赠用途。其中,以捐赠票号和日期为唯一识别码。
记者在这个平台搜索竟然能搜索到数笔0.01元的爱心捐款,更可以延展查询到这笔善款的流向等。更有趣的发现是,越是小额的捐款,关注度反而更高。由于,在此平台上每个捐款名单后都附有浏览量计数,其中一笔1分钱捐款的累积浏览量已达近2000次。
“不论是质疑还是探究,能让捐赠者看到自己捐赠的每一分钱去向、用途等,这对他们是一种慰藉。”甘肃省红十字会秘书长袁博说。
做慈善,要有一个玻璃钱袋
俗话说,公益慈善,必须要有一个玻璃做的钱袋子。
2013年12月,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各级红十字会要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对捐赠款物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资金募集、财务管理、招标采购、分配使用等捐赠信息公开透明,为捐赠者提供便捷的查询平台”。
处于公益透明呼声日高的社会氛围中,如何从容地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示自己、传播公益、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提高透明化程度、提升公信力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省红十字会眼下几乎采用了所有可能用到的手段:纸媒公告、捐赠信息查询平台、在黄河铁桥通过LED滚动屏播放公示内容、在甘肃电视台播放滚动字幕……
2012年10月,甘肃省红十字会面向社会公开聘请了5名“零酬劳”的社会监督员。他们轮流驻省红十字会开展监督工作,目前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对省红十字会募集款项和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对受益对象进行跟踪调查与回访;定期或不定期对省红十字会实施的相关工作和项目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接受社会监督的态度始终如一,没有保留。给“慈善”一块净土,让慈善公开、透明,让善款善物真正地发放到需要的人手中,发挥慈善事业真正的作用,也让更多的人愿意加入慈善,更多的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爱的火种才会就此蔓延,成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