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敦煌文化,愈开放愈自信

07.09.2016  08:33

   回到历史中去认识历史,来到现实中来思考当下与未来。或许,我们能更深入地探究古人的精神世界,获得更多智慧——在千百年前,不同文明和种族之间如何互相理解,如何更好地相处,如何解决分歧求得认同。

  呼涛

  整整25年前的正月十七这天,年轻的水利技术员王旭东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傍晚,他在静谧的窟区转了一圈,“还没进洞窟,就喜欢上了”。

  这个从小就梦想着做水利工程师的工科生在那一刻决定:放下刚刚开启的“治水”职业生涯,留在敦煌。对他来说,这是听从了敦煌的召唤,也是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因为这里也有两条大河——洞窟前流淌的宕泉河,敦煌本土和丝绸之路往来民众汇聚的心灵之河。

  时光流转,25年间,王旭东走遍了敦煌所有洞窟,调查壁画病害、参与修复壁画、加固石窟崖体,也越来越感觉到这项使命之艰难。从保护文物本体到追问探究其代表的精神世界,他也试图破解敦煌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价值。

  “莫高窟见证了人们千年的美好祈愿:慈悲能承载,智慧能沟通,美能成就。我们共同守望人类的瑰宝,是为了留存丝绸之路的盛世余音,更要从它代表的开放包容中寻求对当代的启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

  “敦煌是具有国际化禀赋的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文明互鉴、沟通对话的见证——自信的文化一定是开放的,愈开放,愈自信!”王旭东说。

敦煌国际化,顺应时代大势

  追随着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代代敦煌人扎根中国西北的戈壁,静心守护着崖壁上的千佛洞,通过在敦煌保护与研究上的不懈努力与探索让敦煌学的重心回归中国。今天,接过第四任院长重任的王旭东最想做的,是“让敦煌国际化资源共享上走得更有勇气”。

  “我们这个时代就要做属于这个时代的事情。敦煌是属于世界的文化遗产,当代敦煌人的使命是既要保护好敦煌,也要让世界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它。”王旭东说。

  在王旭东看来,“敦煌不是私有财产,它是人类共同创造和拥有的。想要更好地保护它、读懂它,就要让她回归其诞生和不断演进的根源——国际交往,文明互鉴”。

  2016年,敦煌研究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将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呈现在互联网上,供全球敦煌研究者和爱好者共享。如果有学者需要深度研究或应用这些成果,可以向敦煌研究院提出申请。

  “这是敦煌历史上革命性的推广。未来,我们要以更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寻求更多的国际理解,在敦煌文化全球共享上不断探索。”王旭东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就开启了国际合作。几十年来,热爱敦煌的“国际粉丝”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学术研究机构以及个人,纷纷投入到敦煌壁画保护修复、文物病害防治、敦煌文化海外推广事业中。

  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的首席项目专家内莫·阿根纽每年在敦煌洞窟里度过的时间会超过一个月,直接参与并推动敦煌的壁画保护修复、风沙防治、洞窟游客承载量研究以及人才的培养。有海外的华裔医生在参观时留心到,工作人员做保护修复工作时特别需要不会在文物上留下印记的胶布,当即决定无偿为莫高窟提供“无痕胶布”;也有人从游客修炼成“懂敦煌”的翻译,为敦煌国际交流做出贡献。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太多人与敦煌一见倾心,难以割舍。这些不远万里来到敦煌的人,用各自的能量去爱护保护敦煌,也更证明了敦煌超越时空、跨越疆域的魅力。

  敦煌,一片地处丝绸之路要道上的小小绿洲,因其与西域接近而成为中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主要线路的必经之地,连通起中国与外部世界。

  在中国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有一处被称为“人间佛国”的文化瑰宝——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敦煌当地和往来于此的僧侣、供养人和技艺非凡的工匠画师历经千年的营造,在长1700多米的断崖上开造出规模庞大的石窟群,创造了丰富而精湛的壁画和彩塑艺术。

  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它历经北凉到元朝的千年营建,以汉民族艺术为主,包容并蓄多民族艺术。在莫高窟的壁画上,可以看到佛教艺术的传承脉络,也可以捕捉到与古代希腊、波斯以及其他异域文明的惊人相似之处。

  “任何交流的前提都是开放和包容,一旦封闭就会被孤立,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王旭东说,敦煌比以往更有勇气地迈出国际化的步伐,他相信这个方向是对的,符合国家和这个时代的需求。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历经千年营建,再经数百年沉寂,敦煌从古丝绸路上的重镇变成“藏宝地”,历经浩劫,从此引发全世界的关注。随着留法艺术家常书鸿先生循着巴黎街头偶见的一本敦煌图录回归祖国西北戈壁,中国人在艰难中开启了敦煌保护与研究之路。

  几代敦煌人的守望与保护,一步步扭转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历史。

  “今天,新一代敦煌人的使命是保护传承好敦煌文化,也要让世界更好地研究敦煌,了解敦煌。”王旭东说。

  季羡林先生曾经提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预见了敦煌的发展方向。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地与世界交流敦煌研究和保护成果,分享数字化敦煌资源,带实景重现的敦煌展览到海外展出。

  随着实力增长,自信也在提升。敦煌在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海内外的研究者。就在今年,敦煌研究院迎来了第一位海外访问学者,也将引进三位在日本研究日本画的留学生。

  “敦煌是一千多年前的艺术创造,要读懂她博大丰富的内涵,就要回到她出现的那个时代和创造她的文明中去。敦煌学是跨越文明的,对它的研究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来国际合作。”王旭东说,敦煌研究院不仅要壮大丰富现有的多学科研究力量,也要引入海外的力量。

  他举例说,“如果我们的团队里有印度学者、伊朗学者或者来自丝绸之路其他文化背景的学者,他们从敦煌里看到自己的文化、找到它们的历史背景以及解读其中的价值,是不是会比我们容易得多,会读出更丰富的内容?

  同时,敦煌研究院也在致力于复兴敦煌美术学的研究。探寻“人间佛国”的佛教艺术之美,正是吸引前辈开启认识敦煌之路的起点。敦煌研究院引进研究日本画等美术领域海内外专业人才,也正是要更好理解敦煌艺术中的跨文化要素。

  “回到历史中去认识历史,来到现实中来思考当下与未来。或许,我们能更深入地探究古人的精神世界,获得更多智慧——在千百年前,不同文明和种族之间如何互相理解,如何更好地相处,如何解决分歧求得认同。”王旭东说。

一带一路,新愿景中的敦煌

  诞生于丝路之上,敦煌天然地具备了国际化的禀赋。今天,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开启,敦煌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文明密码有待被更深入地解读,照亮当代。

  “‘一带一路’提出了非常好的愿景,这是敦煌保护研究的机遇,也是敦煌文化价值服务于当代的机遇。国家之间的交流认同先要有民众之间的交流,有相互了解和认同才能合作,才能成为朋友。”王旭东说。

  在9月下旬召开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一场专门讨论“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的论坛即将开启。

  “有人文精神做基础,有共同的历史印记做纽带,更容易求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尊重。”王旭东说。

  敦煌就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的互鉴、东西方文化元素交融的见证,如果再经由适合于彼此的传播方式表达出来,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共鸣。他说,“这就是文化的使命,也是敦煌的当代使命。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向国人传递敦煌文化,敦煌专门成立了文化创意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对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然后对接社会资源。中心与社会上的创意机构和设计师对接,让他们做出符合敦煌文化价值的创意产品。

  其中,一项创造了“惊人”社会反响的就是“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涂色书”,一年内已经出版了《这盛世如飞天所愿望》和《愿做菩萨那朵莲》两册。

  这套销量已达6万册的敦煌文创产品,源自敦煌爱好者陈勇在参观敦煌洞窟时突发奇想。他提出的文创策划获得了敦煌研究院的认可,经由研究院专家和专业出版机构合作,以更贴近普通公众的轻松方式和相对较低的价格,让读者以亲手涂绘的方式体验敦煌文化。

  在涂色书中,左手页是斑驳的千年壁画原图,右手对应的是敦煌研究院数字化高清原图处理而成的保真线。王旭东将此解读为,“左手是历史,右手是当下;左手是文化,右手是传承。

  浸润在敦煌研究院的氛围中,王旭东说自己坚守敦煌的25年,是一个工科生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不断撞击中顿悟的历练。他觉得,自己从敦煌“参透”出的一些思考是源自与文物的朝夕相对,也在与一代代敦煌人的交流中不断被点亮。

  “二十五年算什么,我们这里三十年以上的敦煌人太多了。我算是年轻一代的敦煌人,也算是有人文情怀的技术范儿吧!”王旭东说。

  “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强传承。保护与传承是敦煌学在人类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向前的两个车轮,只有它们齐头并进才能走得稳,走得远。”王旭东说,技术上的保护可以努力让敦煌“延年益寿”,但它的使命终将归于保护文化本身。

  佛讲,诸事本无常。几代敦煌人付出自己的青春守护着“人间佛国”。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那壁画和人一样不能永葆青春,却在竭尽所能去延缓时光流逝留下的印记,只为留住那壁画上菩萨的模样。

  “敦煌人要永远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让保护经得住历史推敲。我们也要用更开放的心态、更大的勇气推进敦煌国际化,因为敦煌属于这个世界,应该为人类共有。”王旭东说。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