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武都区残联不断拓宽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渠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残疾人来说,受到关爱会感到温暖,但是他们更渴望的是能够像普通人一样,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来赢得生命的尊严。为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近日,武都区残联在电商培训之后继续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进一步准确掌握残疾人就业状况和就业需求,积极组织广大残疾人参与创业培训工作。针对残疾人的需求情况,确定培训内容,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残疾人纳入创业培训范围,不断提高广大残疾人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一是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武都区残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扎实抓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
二是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扶持残疾人实现就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武都区残联齐心协力,完善机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统筹推进涵盖城乡残疾人就业,实现了全区残疾人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仅2015年,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300多人,开发公益性岗位42个,安排42名残疾人就业。
三是办好残疾人创业培训班,将创业培训项目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延伸,使残疾人在掌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的同时激发创业热情;
四是提高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加强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效果,满足农村残疾人多元化的培训需求;
五是免费为用人单位和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建立“双需档案”,使有一定劳动能力残疾人尽快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帮助残疾人落实有关创业优惠政策,为其减免税费,搞好服务。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通过媒体宣传及时发布创业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信息,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信息、政策咨询、后续跟踪服务等创业指导服务;
六是对自主创业经营满一年以上的正常经营者,给予残疾人创业扶持资金。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措施,激发武都区残疾人的创业热情,促使更多的残疾人投入到创业热潮中来,营造全社会尊重残疾人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为弱势群体,残疾人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然而,我们为残疾人提供的帮助,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如送医送药、送米送面等,这些关爱只能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需,要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唯一的方法就是教会他们谋生的技能,帮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让他们的生命更有尊严。武都区残联多方尝试,通过各种渠道为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提供方便和帮助,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理念正在转变。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早日实现就业,回归社会。对于残疾人而言,摆脱贫困,不仅仅意味着生活改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蜕变。自信、自强、自立,已成为残疾人幸福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