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文化惠民春风化雨润民生

31.05.2014  00:33

  “栩栩如生呀!!!是旅游景点吗?”这是记者把正在建设中的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内拍到的再现风土人情和文化遗产的塑像上传到微信群后,微友给出的评价。

  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位于武都区文广大厦南楼1—5楼,建筑面积3102平方米,包括序厅、古戏台、民风民俗、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再现了武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

  武都区广电大厦对面的钟楼公园是新建的重点公益项目、民生项目,占地32亩,主要建筑包括弘文楼、牡丹亭、湖心亭、翠影阁、红色纪念馆、登云桥、特色文化廊、休闲娱乐广场等,建筑单体围湖而建,形成一个围合建筑群,突出“水、绿”的景观空间,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弘扬历史文化等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文化气息与现代特色的综合性公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近年来,武都区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遍布全区所有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让农民“放下锄头拿起书,不打麻将学知识”,村内修建的文化墙、小广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在城区,紧紧围绕“水系五城、绿满两岸”的城市发展战略,以“打造甘肃南部宜居、宜商、宜游山水园林中等城市”为目标,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包涵了百姓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本报记者石 鼓 马丽红 陈 多)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