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武都区三河镇李台村:创新机制拓宽群众致富门路
原标题:武都区三河镇李台村:创新机制拓宽群众致富门路
记者 田银平
“赵家台、李家台,背着馍馍去卖菜,姑娘媳妇请不来。”这是位于秦巴山区深处小山村的一首当地民谣。山是典型的大山,绵延数十里而不绝;村是贫困的小村,里里外外,半山坡的台上台下,居住了一百多户人家———这个小山村,就是武都区三河镇李台村。
2013年,李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并将项目建设、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不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如今,李台村已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加强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5·12”地震后,李台村实施了易地重建工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李台村181户846人告别了小半坡、告别了土坯房,在大姚公路旁住上了砖混结构的小楼房。2014年,三河镇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依托财政“一事一议”项目,加强李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村内大小巷道、出入口实施硬化1.2万平方米,配套村内排水排污渠2100米;户户接通了自来水;新修便民桥一座、河堤260米;新修田间灌溉水渠1200米;村内主要巷道安装了路灯32盏;建文化广场一处1700平方米配套休闲凉亭一座,健身器材6套,公共厕所一处、安装防护栏400米;并实施了全村改厕工程。
实施风貌改造绿化人居环境
据悉,李台村已对181户群众住房实施了墙面粉刷亮化,墙基贴砖的风貌改造。同时对全村出入口和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栽植成年景观树170株,油橄榄行道树360株,竹子1800株,建成绿化带22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2.7平方米,人居环境的改善促使群众形成了爱环境、讲卫生的好习惯,并对村内巷道的卫生实行了门前三包制度,绿化带和行道树管护实行了分段包干负责制度。
扶持龙头企业助农脱贫致富
目前,李台村从事花椒营销的有109人(有56人是镇花椒协会会员),近两年通过协会帮扶和经营指导,全村年均销售花椒300万公斤。2013年,李台村汪家坝社成立了三河福源花椒合作社,有社员50人,通过发展电子商务,2015年1-8月,网上销售花椒4.35万公斤386万元,成为武都区十佳电子商务平台,协会的壮大和合作社的网上销售突破,为李台村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通过调查摸底,群众民主评议,赵同义被确定为李台村双联行动的26户帮扶户之一,联户干部通过入户走访,了解他的家庭状况、经济来源和存在的主要困难后,同时,认真听取了赵同义的愿望诉求,帮助解决脱贫无策、致富无门、发展无力的实际问题,帮助分析致富途径,出点子,想办法,并留下印有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的“民情联心卡”,方便随时联系。
随后,联户干部为他送来了油橄榄幼苗,并邀请区林业科技部门的技术人员详细讲解油橄榄种植、修剪、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并对赵同义家原有的低产油橄榄品种进行了嫁接改良。有了联户干部的帮助,赵同义的信心更足了……2012年,在双联干部的帮扶下获得了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同时联户干部积极协调区运管部门,为赵同义办理了客运执照,并在当月就开始运营。现如今,在双联单位和联户干部的帮扶下,赵同义一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