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驿丝路古镇华丽转身
武胜驿街景
武胜驿,这座丝绸古道上的要驿重镇,在双联行动的强力推动下,通过科技扶贫等项目的大力推广,打通了农村致富的“最后一公里”;随着生态景观的重点建设,这里的观光产业让游人如织。武胜驿洗尽铅华,曾经商贸兴盛的古镇终于重现昔日繁华。用武胜驿镇党委书记杨宪锋的话说,正是借助双联行动的强劲东风,在转型跨越的探索中,武胜驿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双联”让武胜驿迎来春天
“通过双联活动的综合治理,现在的武胜驿镇已经旧貌焕发新颜了。萧条了10多年的武胜驿餐饮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武胜驿迎来了春天。”永登县武胜驿镇镇长赵克勤说。
近日,记者在永登县武胜驿镇主街上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两边,一些过往车辆纷纷在路边停车点泊车,准备就餐。常年往河西跑运输的大货车司机彭发嘉告诉记者,“街道干净了,镇上的环境卫生好了,做特色的餐馆也越来越多了。武胜驿现在已经变得跟十多年前的热闹差不多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是武胜驿餐饮最为风光的时候,据当地居民介绍,最红火时主街道两边有大大小小的餐馆近200家。1996年,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武胜驿餐饮开始急速衰落。武胜驿村委会副主任马福山告诉记者,不到两年时间,餐厅老板们纷纷转战异乡,武胜驿主街上剩下不到10家餐馆。马福山说,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镇村两级经过认真研究,多方探讨,初步形成了武胜驿镇小城镇发展规划,通过对主街道的南延、北展、东扩、西整,精心打造餐饮商贸物流一条街,使集镇功能进一步完善,投资居住环境进一步优化,使武胜驿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丝路名镇。
“2013年下半年,我们利用整整半年时间,在上级联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的配合下,乡镇干部全部放弃了星期天,和老百姓一起为重塑武胜驿美食一条街而努力。”赵克勤镇长告诉记者,去年先后共投资276万元,对武胜驿餐饮商贸物流一条街进行以“硬化、亮化、美化、绿化”为主的改造,硬化道路两侧街面2000多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2盏,安装灯箱160盏。
生态旅游助力武胜驿腾飞
“双联行动给我们这个古镇上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我觉得首先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有了着力点,让老百姓看到致富脱贫的希望,这才是发展的原动力。”杨宪锋告诉记者,对于武胜驿这个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交通重镇,生态效益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推进小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武胜驿镇首先要做的是搞好生态建设。
杨宪锋介绍说,为了保护绿化成果,镇政府与沿街单位和居民签订门前三包协议,确保栽种一棵活下来一棵。最多三年,武胜驿商贸餐饮一条街就会形成生态景观区域,形成特色突出、层次丰富的绿化体系,老百姓所处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因为环境改变,几年前跑到外地开餐馆的老板又开始陆续返乡。
武胜驿的改变,不仅仅是餐饮一条街的改变,用联扶干部师俊权的话来说,只有综合、全面的利用好周边生态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才能让武胜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腾飞。师俊权告诉记者,两年多来,各级联扶单位对于武胜驿镇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造血式的帮扶,通过全镇综合发展,依靠生态旅游的后劲,打开了一扇致富的大门。
武胜驿镇人大主席宋小健告诉记者,两年来,镇上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呈现出了一个个独特的旅游资源,让经济发展再添动力。位于大川顺道村野葱沟的土族村落,保留着原生态文化;位于小川沟最西端高山狭谷中的石家滩是藏民族聚集地,走进这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以及成片的油菜花,成群的牛羊,让游人流连忘返。石家滩草原风情文化旅游观光区项目占地约4500亩、投资1288万元。在这里,既有油菜花、生态草原,生态观光农业,还有藏家民族风情。另外,沿线8个村种植的万亩高原夏菜及9600多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2000多亩竹柳、5000多亩油菜花和向阳鱼龙山公园等观赏风景独具一格。
如今,武胜驿镇已形成玩在石家滩、吃在武胜驿的旅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