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签到

04.11.2014  13:10

    我现在在文化馆上班,这个职业的好处,一是在外混吃混喝机会变少,老妈表扬俺在从良;二是上班不强制签到,创作自由度提高。这算是文化人的一点福利。

    上班签到,是吾国公务员的传统。《金瓶梅》第一回,武松作为刑警队长,在哥哥武大家,被嫂子潘金莲殷勤留住歇宿。次日早起,武松梳洗裹帻,出门去县里画卯。

    画卯就是签到,点名叫做点卯,都在清晨5B7点的卯时。这说明,历代上班时间比现在起码早1小时。严格的考勤制度,则不仅仅简单画卯,比如出差,也得先在签到簿上注明原因,以便检查。

    迟到早退,都属于庸懒散行为。明朝流行打PP,《大明律》规定,缺勤一天,打20小板,每满3天则加一等,如果缺勤20天,杖责100大板。

    明朝还规定,各级官员,无故不上朝,不到衙署办公,或者假期已满,但没上班,一天打10小板,每满3天罪加一等,直到杖责80大板,并在绩效考核中记过处分(《大明律·吏律·职制》)。

    谁负责考勤?明代地方政府由省市县等主官负责;高级别京官,则由主事太监考勤,迟到早退,或请假提前下班,均由值班太监录入档案,以备核查。为防止公务员画卯签到后溜号,采取多次点名、抽查的手段。如果每次点名不在,以无故旷工处理。

    说两个极端例子。宋元时期有个柔媚的画家赵孟沼,出身赵宋皇室,但备受元世祖喜爱,担任兵部郎中,司局级高干。丞相桑哥严抓考勤,规定迟到者一律打PP,由司法部长札鲁忽赤执行。某日,赵孟沼迟到,没想到真被札鲁忽赤打了PP。老赵万分委屈,忍痛捂住屁股,找到副丞相叶李,说自古刑不上大夫,侮辱士大夫,就是侮辱朝廷。这逻辑比较歪。叶李汇报给桑哥,老桑思虑再三,为避免老赵在皇帝面前诽谤,立即去慰问,派员送老赵回家养伤。此后曹史以下官员迟到缺勤才倒霉,PP受罪,高级官员给面子,免打。

    另一例是魏忠贤当权时,注重安全生产,禁止点路灯,以防火患。同时禁止官员骑马坐轿上班。冬天天亮迟,官员上朝,一路黑灯瞎火,五更就要赶到上朝地点,迅速排队,等待宫门打开。某天,某官住得较远,起床稍迟,因怕耽搁朝会,皇帝惩罚,于是一路小跑,天雨,路滑,结果慌不择路,掉进御河,竟一命呜呼(震钧《天治偶闻》)。

    武松官太小,如果画卯点卯迟到,肯定板子伺候。又因为宋朝上班规矩严,所以要早早出门签到。不过武松比较冲动,否则潘金莲不会死在他手中,他也不会被逼上梁山,从此把官场规则踩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