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小豆角 大产业 托起致富小康梦

03.09.2016  02:37

武山县有63.52万亩耕地,其中旱地面积54.01万亩,占85.03%,全县的2/3以上人口处在这一区域,旱作区和灌溉区农业收入差别极为明显。当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正茬豆角作为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在中高海拔地区大面积培育,使得小小的豆角成为武山县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产业。

上午9时,家住武山县桦林镇天局村的孙虎存在自家豆角地里已经忙活了近两个钟头,他家今年种植了2亩正茬地膜豆角,目前,豆角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

武山县桦林镇天局村村民 孙虎存:“我算了一下,(两亩)最不行要产一万斤豆角,按一元的价钱算,也要收入一万元。两亩麦长的最好的一年能产两千斤麦,苞谷亩产一千斤,菜籽亩产三四百斤,这样一比较的话,相差就有十倍。

桦林镇地处武山县最西端,与陇西接壤,耕地面积37750亩,川水地3833亩,山地33917亩,这里十年九旱,劳务是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近两年,镇上利用全县大力推广旱地地膜种植技术的有力时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第一年试种正茬豆角就使收成不高的山旱地摇身变为金土地。

武山县桦林镇副镇长 包紫明:“打破了桦林镇没有蔬菜种植的不良尴尬局面,为今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从2005开始,武山县通过整合各种农业项目、加大财政补贴,从四门、温泉和咀头3乡镇海拔1850米以下的干旱山区到高海拔的南部二阴山区示范推广油菜地复种地膜豆角陆续取得成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农户亩纯收入达到2400元。短短几年,这项错时段梯次播种模式便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同年,武山县将正茬豆角作为精准扶贫富民产业进行培育,形成了西部浅山区、北部干旱山区、南部浅山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山区等4个贫困片22个示范点连片种植的格局,累计种植面积4万亩。

武山县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农技站站长 李书寿:“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强化技术保障服务,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三是积极打响绿色品牌。

有了梧桐树,不怕引不来金凤凰 。针对产品上市集中、销量大、产地分散的实际情况,县上组织县内外储藏、冷链、销售企业,为他们提供产地信息,迅速组织收购,第一时间把武山豆角推向全国市场。在豆角上市期,全县平均每天销量达100万斤以上。

武山县金陇公司销售部经理 吕 德:“产品主要销往各个省份,一部分速冻产品咱们还做出口。

武山县农技站高级农艺师农技站站长 李书寿:“预计平均亩产值可达5000元,全县40000亩豆角产值可达2亿元,种植贫困户人均增收2100元以上。

记者:天水台,王正平,刘敏

天水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