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武山县“四种模式”发展林果业助推整县脱贫

02.08.2018  03:31
  今年以来,天水市武山县按照“精准扶贫规划到村、项目落实到户、效益精细到人”的原则,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通过多种模式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有效助推了整县脱贫进程。
  一是政府引导模式,科学布局扶持发展。结合县情实际,突出地域特色,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全县果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在低海拔地区重点发展苹果、樱桃、花椒、核桃等优质果品,在1800米以上海拨地区重点发展地方特色果品——黑梨。县财政专列果品产业扶持资金200万元,坚持以政府引导、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抓落实的方式扶持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果品基地达8.06万亩,其中苯果2.5万亩、核桃3.4万亩、花椒1.4万亩、梨0.6万亩、大樱桃0.1万亩。 
  二是大户带动模式,选准方向抱团发展。坚持在用好“一个人”,富裕一村人,选准“一棵树”,富裕一批人上作发展文章。有效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根据区域气候条件,指导经营大户选育适宜品种,带动周围群众种植建园。在全县13个乡镇的36个村扶持引导群众新建各类果园1.167万亩。
  三是基地辐射模式,园区引领集群发展。按照“创新机制、提质增效、示范带动”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行政府扶持、大户土地流转、规模化建园的机制,在建成洛门牟坪现代农业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和马力北顺、四门南坪等一批优质果品示范基地的基础上,花椒建园1.04万亩,黑梨、苹果、樱桃建园0.012万亩,辐射带动贫困户完成建园0.26万亩,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四是品牌效应模式拓展市场绿色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青睐为目标,大力推广俄矮2号苹果、咀头高山大樱桃、特色黑梨等特色优质果品,引导群众合理间作、科学施肥、严控农药,走绿色发展之路。同时,制作武山特色果品宣传片,依托电视网络大力宣传推介武山果品品牌,紧跟自媒体发展步伐,通过爱武山网、武山零距离、手机微信等网络平台,多渠道宣传推介特色果品,既有效拓展了销售渠道,又进一步提高了品牌影响力。(天水市林业局供稿)
武山多种模式发展特色林果业
  中国绿色时报讯  记者王涛报道  今年以来,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