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气象服务农业生产 从“幕后”走向“台前”

24.07.2014  16:24

  原标题:【三农聚焦】武威气象服务:从“幕后”走向“台前”

  记者 陈泳

  上个世纪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祁连山冰川退缩、雪线上升,武威绿洲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石羊河来水量锐减,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过度开发等因素,石羊河流域成为我国内陆河流域人口最密集、水资源严重匮乏、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流域之一。

  没水就向老天要水。近年来,武威市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增加水资源总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扩大作业规模,提升增雨效益。完善气象监测体系、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气象服务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这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地区在抗旱减灾、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深山里的“炮手”

  7月初的凉州区,雨水并不多。从市区驱车向南仅10多公里,便来到了祁连山山地的边缘,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凉宜人。在南营水库旁的凉州区人影办南营增雨炮点,工作人员刘兆年介绍说:“山区的降水云系较多,空气湿度大。这里靠近祁连山,可以及时根据气象有利条件作业。”

  刘兆年告诉记者:“一次降水过程的增雨作业,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气象局通过雷达、云图分析,事先预测好风速、风向等条件后,向各增雨作业点通知。这时,我们就要快速做好准备了。”

  随着刘兆年来到院子中的“三七”高炮前,只见他熟练地卸下套在高炮上的“衣服”,坐在操作位置上飞快地摇动着方向盘,当炮口对准山头上的一片云彩时,整个过程用了不到1分钟。然后,刘兆年指着高炮后膛轻松地说:“这里就是卡装增雨炮弹的地方,一次5发。在正常情况下,这门炮在2分钟内能发射20到30发炮弹,如果降水过程较长的话,炮弹还得增加。”

  由于每次增雨作业都是在雨中进行,为防止高炮生锈,炮身许多地方都抹上了机油。“我们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保养炮体和炮弹,防止出现哑弹和炸膛。这工作还是有一定风险呢。”刘兆年说。

  刘兆年说,现在武威市对人工增雨工作越来越重视了,以前的人工增雨作业也就是1个月一两次,现在可以说有降水过程就作业,密度大了许多。

  近年来,武威市气象部门不断拓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增雨和蓄水功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由孤立、分散、阶段性作业拓展为规模化、集约化、一年四季不间断作业,作业区域覆盖南部祁连山区河流、水库等水源源头和北部重点生态、农业需水区。目前,全市人工增雨雪、防雹作业点达到60个,覆盖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

  数据表明,2011年至2013年,武威市共发射增雨雪火箭3617枚、炮弹6431发、焰弹7300枚。其中,201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历年偏多24%,2012年比历年偏多21%。天然河道向民勤下泄水量2011年为7481万立方米,2012年为1.23亿立方米,2013年在凉州区、古浪县遭遇50年一遇特重干旱的背景下,天然河道仍向民勤下泄水量3763万立方米,为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沙漠边缘的农业气象试验站

  凉州区绿洲与腾格里沙漠西南缘交接地带,骄阳如火。只见在一排排高耸的防风林带下面,成片的绿油油的玉米正茁壮成长,一座座葡萄园点缀其间,让这片现代节水农业种植区显得生机勃勃,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就坐落在这里。

  这个早在1957年建成的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在2005年升级为国家一级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在开展绿洲区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荒漠区生态监测与服务的同时,还承担河西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指导、农业气象试验、实用技术应用推广等工作。

  “这是大气边界层梯度观测系统、太阳辐射平衡观测系统、近地层沙尘通量系统……”一长串专业气象仪器设备的名字从站长丁文魁的口里说出,就像相声里的“报菜名”,熟悉而又亲切。“天天和这些设备打交道,习惯了。”他笑着说:“这些仪器主要是用于观测和大范围荒漠区植被生长状况及生物多样性调查,可以为政府部门及时提供流域阶段性治理成效和荒漠化演变信息。”

  在农试站院子南面的“绿洲”里,玉米、小麦、番瓜、黄瓜应有尽有。丁文魁介绍说:“这是实验田,河西地区的农业作物这里都有,目的就是观测这些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可以为整个河西地区在水资源合理调配、种植结构调整方面提供依据。”

  “他们的工作,既像科学研究,又像在干农活。”西营镇后兴村村民孟生军笑着开起了玩笑。孟生军平时为农试站看院子,同时还管理着农试站的日光温室。他说:“我们以前种田都是按节气,在农试站的引导下,现在都习惯按照气象信息安排农事了。”

  “全副武装”的蔬菜日光温室

  近年来,武威市气象部门还开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粮食作物的气象监测与服务,观测项目包括发育期、生长高度等。制定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制作发布了大量作物适宜播种期、果实膨大期、品质形成期、收获期预报及气象条件分析等服务产品。

  在凉州区蜻蜓村,如果问起管理一座蔬菜日光温室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技术负责人郑银德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大半天,“温室内外的温度、不同作物在不同温湿度下的生长状况、什么时候通风……”

  郑银德以前就是一名日光温室种植方面的“土专家”,而现在的他却经常向气象工作者请教问题。他说:“以前顶多就是知道些防大风、霜冻,温室内温湿度方面的知识,通过气象部门的培训,我才了解了部分更具体、更精细的管理方法。”

  在温室外,有一座气象部门提供的区域气象观测站,有了它,小到方圆几公里内的气象状况便可以自动发送到气象局,再由气象局通过手机短信和村口的电子显示屏,将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农民身边。

  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网站、“村村响”等方式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使服务覆盖范围逐年扩大,服务效益日益凸现,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羊下坝镇王沟村的蔬菜日光温室里,以往的温度计早已弃之不用,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可以检测室内的光和有效辐射、二氧化碳浓度等多项指标,监测系统可配合室外的区域气象观测站工作。镇干部陈国庆说:“现在,许多农民平时都不用在棚子里盯着了,有个啥情况,短信上一看就知道了。气象服务让设施农业的管理更加精细和快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