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促转型升级

24.08.2016  15:06

建设中的武威民勤红沙岗加氢精细化工产业园。

  今年以来,武威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力促工业体系健康平稳发展。

调结构扩大总量

  近年来,武威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引项目、建园区、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着力培育产业链经济,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呈现出转型升级发展的强劲势头。

  2015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97.41亿元,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8.71亿元,工业企业上缴税金6.36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135.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6.6倍,年均增长26.6%。

  武威市注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实施产业链项目,打造风光电装备制造、碳化硅新材料、飞机汽车制造、电石、制药、包装、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液体经济等特色突出、集聚明显、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把以葡萄酒为主,包括啤酒、白酒和食醋、矿泉水等组成的“液体经济”作为首位产业大力发展,努力把武威建成全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新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目前,武威市已初步形成液体经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建材工业、特色化工、汽车装备与进出口、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支柱产业体系。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型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全市紧紧围绕能源、化工、装备、材料、食品等重点领域,积极谋划、对接、落实项目,集中力量抓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的重大项目。2015年,武威市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3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2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8.71亿元。达华50万亩节水灌溉设备、鑫淼5万吨双氰胺、青啤易拉罐灌装生产线等126个项目建成投产。

  今年,面对工业投资下滑局面,武威市始终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竭力扭转工业投资下滑局面。截至7月底,全市工业在建项目274项,同比增加12项,完成投资132.09亿元。新开工项目191项,同比增加91项,完成投资69.41亿元,增长104.87%。

  武威市还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武威市实施方案》《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实施方案(2016—2020年)》,审核推荐19个项目列入工信部重大项目库、76个项目列入省级项目库。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备制造、遍净集团医药中间体等项目进展顺利,绿润甜高粱收割机已投入试生产,中钢耐火玉通碳化硅制品一期、甘建投多功能立体固沙车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同时,武威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对2012至2015年承接产业转移签约工业项目进行甄别筛选,加强与广东、浙江等地有合作意向的工业园区和企业进行对接洽谈,今年截至7月,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到位资金52.98亿元。

抓重点提质增效

  在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进程中,武威市着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业集群的主阵地、企业发展的“孵化园”。

  武威市按照各园区定位,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划分园区功能,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产业配套、结构优化的工业园区产业体系。目前,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形成了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武威工业园区形成了以液体经济、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黄羊工业园区形成了以面粉加工、葡萄酒酿造、啤酒麦芽、特种药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民勤红沙岗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园区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积极发展光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及煤化工、建材化工产业;民勤城东工业集聚区主要以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沙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为主;古浪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以化工建材、机械制造、节水设备、小商品轻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以果蔬饮料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天祝金强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

  武威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武威市支持入园工业项目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奖补办法(试行)》《武威市“小升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助推企业加快项目建设、扩大工业总量、降低融资成本。截至目前,下达华一家具、京奥港饮品等3户“小升规”企业固定资产贷款贴息831.25万元,为民勤鑫达化工年产6000吨二甲基二硫、民勤东顺化工年产3万吨硫化碱项目下达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奖补资金285万元。

  武威市制定实施《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运行调节促进工业增长工作方案》《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工作方案》,综合施策,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积极落实电价扶持政策,载能企业申签直购电9.04亿度,落实电价扶持资金5686.3万元。截至7月底,全市工业用电量15.09亿度,增长13.46%,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2.15个百分点。29个工业用电行业中19个实现增长,增长面65.5%。载能企业用电量9.9亿度,增长27.6%。

强服务优化环境

  武威市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着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发展环境。

  为优化发展环境,武威市委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抽调发改、工信、国土、环保、工商等十余个部门业务骨干,集中为项目建设办理行政审批服务相关手续。凡需市级层面办理的各项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由市项目办统一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对审批核准权限内的项目,凡环评、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等三个前置要件齐全的,一律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需政府部门主持咨询评估的,一律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市项目办对投资项目进行集中并联审批,挂图作业、跟进服务,即来即办、限时办结,切实解决项目手续互为前置、审批慢、开工慢、建设慢等问题。今年截至7月底,全市已累计受理办结各类项目手续1556件,657个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办结。对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主动盯办需省级部门审批的土地、林业、环评、工商注册等手续,协调解决用电、通路等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武威市还出台《武威市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池”,政府首批注入2500万元风险补偿金,采用“政府+银行+企业”的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模式,建立了政府、银行、企业风险共担机制,与工行、农行等9家银行签订小微企业互助担保贷款业务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共发放贷款9笔5070万元。深化互保共建,建立重点产品供需目录,召开互保共建推进会,帮助祁连山、京奥港、荣宝、美珠、聚龍、金豪特等企业巩固和拓展市场,截至7月底,签订供需合作协议(合同)269项,协议金额29.58亿元,完成交易额16.54亿元。狠抓企业复产及达产增效,今年1至6月,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47亿元,增长9.4%;规上企业产成品库存23.16亿元,下降21.5%。

  与此同时,武威市开展“百户企业达标入规”行动,将“小升规”目标任务列入2016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分解下达计划目标,落实层级责任。举办金融支持百户企业达标入规启动仪式暨供应链融资培训班,签订三方合作协议,12家银行精准支持49户有融资需求的拟入规企业。今年1月至7月,全市月度新增入规企业7户。(记者马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