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文史专家探秘“河西遗传”

05.03.2015  03:15

    兰州晚报讯(记者雒焕素)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在央视开播,吸引了国内外观众的目光。其中《河西走廊》中的“武威元素”——“河西遗传”,引起了武威文史专家的热议和探究。

    “河西遗传”就是五凉文化

    据武威文史专家李林山介绍,《河西走廊》中屡屡提及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的文化式样主要有敦煌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简牍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边塞军旅文化以及现代工业和科技文化等,其中五凉文化是武威的代表性文化,更是代表性的“武威元素”,它的文化外延包括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石窟文化的诸多因素。“河西走廊的主流文化,在东汉至隋唐间其实就是五凉文化。‘河西遗传’指的就是五凉文化。而五凉文化是隋唐文化的源头。目前播出的《河西走廊》在重新整理五凉文化上迈出了可喜的脚步。”李林山介绍说。

    五凉文化博大精深

    根据武威文史专家考证,“河西遗传”种类其实非常多,但凡儒学、经学、文学、玄学、天文学、史学、建筑学、科技学、佛学、乐舞学无不涵盖。仅以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北凉和刘宋王朝的一次文献交流为例,北凉进献的以本土文人为主的作品计有《周生子》13卷、《时务论》12卷,《三国总略》20卷、《俗问》11卷、《十三州志》10卷、《文检》6卷、《四科传》4卷、《敦煌实录》10卷、《凉书》10卷、《汉皇德传》25卷、《亡典》7卷、《魏驳》9卷、《谢艾集》8卷、《古今字》2卷、《乘丘先生》3卷、《周髀》1卷、《皇帝王历三合纪》1卷、《赵匪攵传》并《甲寅元历》1卷、《孔子赞》等,合154卷。这批书籍,仅是五凉时期凉州文化圈、敦煌文化圈本土学术作品总汇中的“冰山一角”。这些作品今天虽然已经失传,只在《四库全书》中见到目录,但五凉时期源自本土的经典作品仍令后人敬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