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重科技创新促农业增效

05.03.2015  11:06

   中国甘肃网3月5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 去年以来,全市农技部门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开展技术攻关,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实行技术服务承包责任制,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同步增长。去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94.7亿元,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34元,比上年增长12.5%。

  按照“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要求,全市农业科技部门围绕结构调整、扣棚定植、品种选择、茬口安排、仔畜选购、疫病防控等重点环节,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实现农户技术服务全覆盖。加快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步伐,选育优质高产瓜菜新品种,杂交玉米新品种平玉8号通过国家农业部审定。在日光温室示范推广3G智能物联网温湿度管控技术,实现卷帘、温湿度监测、远程监控智能自动化。去年,全市建成设施农牧业19.2万亩,累计达78.7万亩,户均达到2.28亩,设施农牧业亩均收益达1.6万元。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新建养殖场(小区)358个,新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9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22万户;全市牛、羊、猪、鸡存栏量分别达83.53万头、593.21万只、153.44万头、700.7万只。大力推广以垄膜沟灌、垄作沟灌、膜下滴灌、一膜两用免耕等为主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252.4万亩,实现灌区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全覆盖。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全市完成旱作农业面积72.15万亩,建成万亩连片点10个、千亩连片点63个。完成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生产任务3080亩。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举办各类培训班3600场(次),印发《武威市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试行)》等培训资料3.5万册(份),培训科技示范户、技术骨干7200人次,培训农民5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