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综述

05.06.2015  12:34

武威市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重在联,创新思路抓重点;贵在为,培育富民产业抓落实;深在制,建立长效机制促民富,从群众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入手,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在真心帮助群众、真情服务群众中锻炼干部、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帮助建设基础设施作为突破口,采取向上争取、协调项目、单位投入等办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村整片推进,集中帮助解决行路、住房、饮水、看病、开展文化活动和建设村办公服务场所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把“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作为促农增收的主攻方向,为联系村户协调落实惠农贷款、着力帮助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暖棚养殖、特色林果业和劳动力培训转移等,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察民情、解难事,与农民群众交朋友、结穷亲,同吃同住同劳动,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贫困村发展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纠纷,促进了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确保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武威市按照“全覆盖、大规模、综合性、长效化”的要求,不断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双联富民行动取得实效。省上每次领导小组会议和现场会议之后,市委都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并结合实际提出贯彻意见,不折不扣加以落实。2014年根据扶贫工作实际,及时对单位现有联系村、干部现有联系户进行了调整。同时,积极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每个市级领导联系1-2个乡镇,实行市级领导联系58个乡镇帮扶全覆盖。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村制度,在市级各单位及县级干部原联系贫困村的基础上,确定部分项目、资金统筹能力较强的市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再联系1个贫困村,做到全市322个贫困村都有1名市直部门县级领导干部牵头协调。包户脱贫工作没有进展和帮扶农户两年内不脱贫的,干部不得提拔或调动,不得评先评优。强化联村单位职责,联村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进村入户,打造示范点和样板工程。联村单位分别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双联富民工作,严格落实干部轮流驻村制度,并接受干部群众监督。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双联单位全力推进长效机制构建工程,真正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一些因机构变动和新成立的单位,及时调整联系对象。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作用,由牵头单位负责与其所在乡镇各联村单位的沟通协调、汇总联络,形成了工作的强大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市、区(县)人大、政协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委员助推双联行动”,及时总结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提高活动实效。有关部门分别研究提出离退休老干部、有帮扶意愿的商会和民营企业、宗教团体等参与双联行动的措施办法,建立健全了牵线、衔接和跟进服务工作机制,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双联行动。

武威市紧盯小康目标,全力以赴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各级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以扶贫攻坚行动为总抓手,深入乡村农户开展调查研究,摸清贫困现状,围绕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收入低、条件差两个重点问题,明确脱贫致富目标、措施和时限,逐户建档立卡,推行图表式管理。坚持以“两规划一计划”统揽贫困村发展,按照“五年脱贫、八年小康”的时间节点,参照全面小康社会6大类23项指标,修订完善县区、乡镇、村小康建设规划,制定年度发展计划,提出明确的工作措施和进度要求。动员各种力量和资源,强化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03元,比上年增长13.5%,比2011年增长28.8%。三年来累计减少贫困村113个,减贫33.24万人。

武威市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和大力开展“培育产业增收年”活动的要求,突出农民增收这一核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双联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带动联系村户发展主导产业,持之以恒地走“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之路。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积极引导和帮助联系村、联系户大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发展节水高效富民产业,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村逐户宣讲政策,算帐对比,提高群众发展主体生产模式的积极性;协助村组和农户解决好主体生产模式发展规划、土地流转、资金不足、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化解建设过程中的矛盾纠纷;按照户均新建一座大棚的要求,继续组织开展“万名干部帮建万棚”活动,努力提高产业增收水平,确保当年建棚、当年见效。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设施农牧业4.85万亩,特色林果基地6.91万亩,贫困户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17.28万亩,特色林果业23.06万亩。

武威市深入实施“下山入川”移民搬迁工程,推动扶贫移民。联系高深山区贫困村、户的单位和干部坚持把“下山入川”农户全部纳入联户范围,有针对性地逐户帮助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继续加大“下山入川”工程中住房建设、就医就学、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坚定群众拔除穷根的决心和信心;对已列入整村整组搬迁规划的村组,配合区县和乡镇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协调相关项目向移民安置区集中,引导群众投劳投资,帮助做好迁入地落实、生产生活安排等工作;对已经“下山入川”的群众,跟踪帮助培育富民产业,协助搞好安置区社会管理服务,协调跟进生产生活服务,保证了群众能够当年搬迁、次年脱贫、三年致富。依法清理收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体农林场226个、12.9万亩,重点用于安置“下山入川”移民。已建成和在建古浪县黄花滩感恩新村社区、天祝县黄草川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等“下山入川”移民安置点51个。三年累计完成“下山入川”6.47万人。

武威市把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作为双联行动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和“三个绝不能”的要求,各级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为联系村、联系户兴办各类实事好事13865件,受益人口达194.94万人。累计投入资金13.97亿元,为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养老等方面的民生问题23.43万件,受益人口达72.83万人。

针对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问题,武威市联户干部积极宣传双联惠农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贴息贷款的申请条件、审批程序、使用范围等具体政策,推进獭兔产业发展、易地移民搬迁农户建房、农耕文明贷款等工作,督促农户把贷款用于发展主体生产模式,确保贷得出、用得好、还得上。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设施农牧业等确权登记颁证,扩大贫困片区产权抵押贷款规模。帮助联系户解决贷款担保、资料准备及贷款申请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力求使每个有信贷需求的农户都能获得贷款支持。联村单位积极协调金融机构解决好额度受限、程序繁杂、网点偏少、效率较低、放贷进程慢等问题,扩大贷款覆盖范围,加快贷款发放进度。三年全市累计发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贴息贷款127.05亿元、双联惠农贷款26.92亿元、妇女小额担保贷款30.15亿元。

针对贫困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武威市把“两规划一计划”中确定的水、电、路、房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养老院、商贸综合服务社等建设项目,分轻重缓急,尽力而为,建立台账,加强汇报沟通衔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快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三年来,全市自来水入户率比2011年提高20%;户户通电率比2011年提高2%;建制村道硬化率比2011年提高11.3个百分点;改造农村危旧房43746户,砖混砖木结构住房覆盖率比2011年提高22.1个百分点;投入学校建设资金96024万元,受益人口65.05万人;投入医院(诊疗所)建设资金11546万元,受益人口102.07万人;投入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资金3792万元,受益人口66.12万人;投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建设资金17508万元,受益人口54.34万人。

针对科技服务水平低的问题,武威市根据主导产业培育及发展中的技术需求,积极协调和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入大棚,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组织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经验的“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人为农民提供技术示范和服务;帮助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扩大培训范围。三年来,全市共投入培训项目资金2250万元,培训农民114.83万人次;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65万元,用于培训农牧、林业、科技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服务技能,更好地为广大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直接受益人口达107.54万人。

针对基层组织薄弱问题,武威市充分发挥选派到联系村兼任副书记的作用,指导和帮助联系村党支部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党员培训、教育和管理,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把发展最需要、群众最信任、最能带领大家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帮助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决策议事、财务管理、村务公开等制度,围绕解决基层党组织脱离群众、服务群众不到位、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强力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分两批开展了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活动,集中整顿119个,专项整顿74个,提高了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